DC娱乐网

科大讯飞在绵阳布局机器人超脑平台,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升级

8月19日,中国(绵阳)科技城数字经济产业园内,一台背着“小书包”的银灰色人形机器人成为焦点。当有人用四川话问“今天天气

8月19日,中国(绵阳)科技城数字经济产业园内,一台背着“小书包”的银灰色人形机器人成为焦点。当有人用四川话问“今天天气如何”时,机器人头部微微转动,用带着自然停顿的四川话回应:“绵阳今天晴转多云,32℃,出门要防晒哟。”这生动一幕,正是科大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的最新成果展示,也标志着科大讯飞在绵阳启动建设的机器人超脑平台应用分中心正式揭开面纱。

四川省委常委、绵阳市委书记左永祥与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共同出席见证了这一时刻。作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科大讯飞此次落子绵阳,旨在通过完全自主可控的“智算平台+大模型”,打造AI+产业示范中心,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当前,机器人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大模型、智能体及具身智能技术的突破重新定义了机器人的能力边界。然而,多数人形机器人厂商仍聚焦于硬件和运动能力提升,人机交互已成为下一个亟待突破的关键领域。科大讯飞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依托“讯飞超脑2030”技术底座,打造了面向物理世界、虚拟世界和元宇宙的机器人超脑平台。该平台以AI能力星云、多模态交互、大模型、模型训练、资产生成和软硬件接入为核心,成为全国首个为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服务的人工智能平台,帮助开发者快速搭建多场景适配、具备深厚知识底蕴的实体机器人和虚拟数字人产品。

科大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领先的多模态交互功能。它能突破复杂环境下机器人“听得清、听得懂、有温度、有情感”的交互瓶颈,让机器人真正“更懂你”。正如科大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咨询经理高杰所言:“搭载了我们自主研发的‘智能语音背包’机器人,实现了从‘能听’到‘会懂’。”机器人头部的视听融合两麦多模态阵列使其“耳聪目明”,背后的“决策大脑”全链路交互背包则让其“善解人意”,完美诠释了人工智能从工具向伙伴的进化逻辑。

在技术实力的支撑下,科大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已展现出广泛的产业影响力。据科大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总经理刘可为介绍,目前平台已服务500余家机器人企业,链接1.5万名开发者,在工业、服务、特种及人形机器人四大领域实现深度应用。此次在绵阳建设的应用分中心,更是科大讯飞布局产业生态的重要一步,聚焦核心技术研发、产品市场拓展、产业生态构建三大方向,致力于填补机器人“大脑”研发的产业链短板。

科大讯飞在绵阳的布局,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一步,更将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随着机器人超脑平台应用分中心的运转,科大讯飞将充分发挥AI技术优势,与绵阳的科研资源深度融合,共同探索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路径,书写AI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国家队##大模型国家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