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来,到现在自己都未必能真正明白“家”到底意味着什么,到底对一个人有怎样特别实在的意义。但,现实就是,只要生在红尘,都对“家”有着深厚的感情。
我们说家是温暖的港湾,对于游子而言,更是对家有特别的思念,特别的眷恋。所以才会有“叶落归根”的期盼,颇有一种凄美之感,让人心酸、感慨万千。
“家”是自己的根,“家”是自己永远不会厌弃的地方,“家”大约是自己这辈子最能放得开的地方,喜怒哀乐都无需隐藏,一颦一笑皆发自内心,一举一动皆随心所欲……

或许我们这一辈子,不止一个家,一个父母给我们的,一个我们自己的,父母给我们最初的却是此生永恒的家,哪怕自己在千里之外,哪怕父母百年之后,只要想起来那个家,就是温暖,就是期盼,就是梦里都时常会回归的地方。
而我们自己成立的家,则会传承给下一代,这个家作为纽带,有父母祖辈的托举,有自己的责任,有对儿孙的期盼。
儿时能够享受到的惬意,那是亲人给自己的福利,长大后,终于明白,“家”是有责任的地方,也是可以“偷懒”的地方。

一个人在外奔波,要给人“坚强”、“利落”的印象,哪怕心里苦,展示给人的都是笑言。但回到家就可以不一样,家常服一换,家常菜一吃,一家人在一起唠唠嗑,浑身那个自在轻松,仿佛一切疲惫烦恼皆烟消云散。
“家”不需要自己刻意妆造,“家”可以让自己“偷懒”,在外的日子需要自己独当一面,回到家,可以让紧绷的神经放松放松,面对所爱被爱,哪怕累也是欢喜的。
是啊,“累”也分欢喜与痛苦的,人活着,“累”是真累,几乎贯穿我们的一生,但,为爱为责任,我们绝大部分时候都是累并快乐着。这或许就是“家”存在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