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个人:他不在讲台,却用行动诠释“服务育人”的深刻内涵;他不执粉笔,却以匠心守护着校园的四季安宁。他就是学院后勤管理服务处物业管理科科长李亚军,一名用六年坚守把后勤工作干成事业的共产党员。
初心如磐
把责任扛在肩上
2018年,李亚军调任物业管理科科长。面对千头万绪的后勤事务,他选择从细微处着手。水电保障是校园运行的“生命线”,为彻底排查隐患,他牵头建立“月度全覆盖巡查+季度专项检修”机制,带领团队走遍12公里供电专线、16处高压配电室与2000多个供水阀门,累计发现并整改隐患37处,实现了校园水电“零重大事故”。

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部分赛事在学院举办。为确保电力保障万无一失,李亚军主动请缨,牵头实施校园第二路电源新建工程。面对工期紧、技术难度大的挑战,他日夜坚守一线,积极协调供电部门与施工单位,逐一攻克难题,最终顺利完成高压电缆敷设与双电源并网调试。赛事期间,电力系统实现双电源自动切换“零失误”运行,赢得了组委会的专函致谢。
在学养餐厅设备升级项目中,他提出“废旧材料再生利用”方案,成功解决排油烟系统与大厅空调电源接引难题,节约费用5.8万元。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在李亚军看来,后勤工作虽无台前的光环,却唯有将每一件小事做实做细,才能让师生安心、让校园温暖。
匠心独运
用创新破解难题
后勤工作看似琐碎,却处处考验着智慧与担当。李亚军善于在平凡中发现突破口,用创新提升服务品质。

为创建节约型校园,他开启“地毯式”节能攻坚。白天,他走访专业机构学习经验;深夜,他带着团队打着手电筒,逐一探听地下管路漏水的“异响”。凭着专业素养和执着精神,他们最终定位并修复13处锈蚀老化的地下隐蔽漏水点,日均减少水资源浪费80余吨。同时通过加装智能水表、实施节水改造,实现年节水率提升至12%,顺利完成省级“节水型高校”建设和验收工作。
通过安装LED节能灯具、改造公共区域声控照明系统,2024年校园单位面积能耗同比下降8%。学院在水、电费单价未降、学生人数增加的情况下,水费支出同比减少30余万元,电费降低9万多元,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此外,他还推动“智慧后勤”建设,主动联合学院网络与信息中心开发线上报修平台,实现物业维修、充电桩申请等业务“一网通办”。系统上线后,报修响应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1小时,师生满意度从72%跃升至91%。
奉献如歌
以温情守护校园
2024年暑假,一场暴雨突袭宝鸡。学院及家属区地势低洼,内涝风险极大。李亚军提前组织清理雨水井、疏通管道,并在关键位置堆设了1200多个防汛沙袋。暴雨来临那晚,他蹚着齐膝深的积水,打着手电逐个排查隐患点,及时组织人员抽排积水、加固围墙,直到积水退去才回去休息。

这样的场景,对李亚军来说是常态。自担任物业管理科科长以来,李亚军几乎从未休过寒暑假,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响应。假期里,他每天穿梭于教学楼、宿舍楼之间,紧盯维修进度,确保新学期设施“零故障”投用。他就像校园里一位无声的“守护者”,默默撑起学校的日常运转。
六年,两千多个日夜,李亚军以脚步丈量职责,用汗水滋养初心。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他却将平凡的岗位,化作践行使命的广阔舞台。这份坚守,是清晨第一缕阳光下的身影,是深夜最后一盏路灯下的足迹;这份担当,是风雨中的从容前行,是严寒酷暑中的不曾停歇。他在平凡的坐标上,书写了校园守护者最美的敬业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