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了一辈子担子,护了一路周全,这一次,沙和尚真的西行远游了。”
11 月 7 日,一则消息让无数人停下脚步:戏曲演员刘冰在社交平台证实,《西游记续集》中沙僧的扮演者刘大刚先生,已于 2025 年 11 月 3 日在京病逝,家人遵照他的遗愿,丧事从简,不事张扬。

很少有人知道,荧幕上那个木讷寡言、任劳任怨的沙和尚,幕后竟是京剧舞台上威风凛凛的花脸名角。1947 年出生的刘大刚,是中国京剧院实打实的国家一级演员,一辈子浸在梨园行,练的是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的硬功夫。
花脸行当,讲究的是气场沉稳、身段扎实,既要镇得住台,又不能失了分寸 —— 这份功底,恰恰成了他演绎沙僧的 “独门心法”。1998 年,《西游记续集》筹拍,彼时 86 版沙僧扮演者闫怀礼身体抱恙,急需一位能接住经典、又不流于模仿的演员。51 岁的刘大刚毛遂自荐,一亮相就让导演组拍板:“就是他了!”

后来在访谈中,刘大刚聊起演沙僧的秘诀:“这人没啥复杂的,就是‘实在’。别人挑的是行李,他挑的是责任;别人争的是功劳,他守的是本分。” 这份通透,让他演的沙僧,既延续了经典的魂,又有了自己的神。除了沙僧,他还在《三国演义》里演过铁血武将,《宰相刘罗锅》里扮过耿直忠臣,哪怕是小配角,也总能靠 “实在” 打动观众 —— 就像他在京剧舞台上一样,从不抢戏,却从未缺席。

提起沙僧,86 版闫怀礼的形象,是刻在几代人 DNA 里的 “白月光”。这位同样是国家一级演员的老艺术家,不仅把沙僧的朴实演到了极致,更在剧组里上演了 “一人千面” 的传奇:太上老君的威严、牛魔王小妖的刁钻、甚至路边卖茶老汉的沧桑,全是他一人扮演,却没有观众能认出 “这是同一个人”。
幕后花絮里,藏着最动人的细节:闫怀礼挑的 “取经担” 里,藏着给同事们准备的零食和药品,拍戏间隙,他就把担子放下,变成剧组的 “移动补给站”。荧幕上,他是沉默寡言的沙和尚;荧幕下,他是照顾所有人的老大哥 —— 这份 “于无声处见真情”,和刘大刚的 “守拙”,恰好构成了沙僧这个角色最核心的底色。

他们都是国家一级演员,却甘愿在经典里当 “绿叶”;他们都有精湛的演技,却从不用技巧 “炫技”。刘大刚病逝后,家人选择丧事从简,不搞追悼会、不接受鲜花,就像他演的沙僧一样,来的时候踏实,走的时候也低调 —— 这份 “戏如人生”,才是老一辈艺术家最动人的风骨。
不止是童年回忆:我们都需要一个 “沙僧式” 的自己
是啊,我们小时候看《西游记》,羡慕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喜欢猪八戒的憨态可掬,却总忽略了那个挑着担子、走在最后的沙僧。可长大后才明白,生活里的大多数人,都成不了孙悟空,也当不了猪八戒,更多时候,我们都是 “沙僧”:默默扛着责任,不抱怨、不放弃,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步步走完自己的 “取经路”。

如今,两位 “沙和尚” 都已 “归位”,但他们留下的,不止是荧幕上的经典形象,更是一种 “守拙守本分” 的人生哲学。就像取经路终有尽头,人生的修行却永无止境,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 “取经路” 上,扮演着属于自己的 “沙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