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秋冬季节最让人惦记的家常汤,玉米山药排骨汤必须有姓名!这汤不用复杂调料,就靠玉米的甜、山药的糯和排骨的鲜,炖一锅暖乎乎的,喝完整个人都从头暖到脚——关键是做法超简单,就算是厨房新手,跟着步骤来也能零失败!
先聊聊汤里这几样“主角”的来头。排骨就不用说了,猪肋排是炖汤的首选,肉质软嫩,炖出来的汤不柴不腻,以前农村杀年猪,炖排骨可是招待客人的“硬菜”。玉米呢,老玉米比甜玉米更适合炖汤,自带天然的甜味,还能让汤更清爽,以前夏天收了玉米,晒干了留着冬天炖肉,是农家最实在的搭配。山药就更有说头了,河南的铁棍山药最出名,口感粉糯,不管是入药还是做菜都合适,老辈人常说“秋冬吃山药,胜过吃补药”,用来炖汤既能让汤更绵密,还能中和排骨的油腻,妥妥的“汤里的黄金搭档”。
在家做这道汤,材料准备起来很省心。带骨猪肋排300克(大概是4-5根,斩成小段)、老玉米1根(切成3厘米的段,甜玉米也可以,看个人口味)、铁棍山药200克(去皮后切成滚刀块,别切太小,炖久了容易烂)、生姜3片、葱段5克、料酒1勺(去腥味)、盐2克(最后调味用,别放多,免得抢了鲜味)、清水适量。
第一步处理排骨,这是去腥味的关键。排骨用清水泡15分钟,泡出里面的血水,中途可以换一次水。然后冷水下锅,放入排骨、1勺料酒和1片姜,大火煮5分钟,煮到水面浮起一层白沫(这是排骨里的血水和杂质),赶紧把排骨捞出来,用温水冲干净表面的浮沫(千万别用冷水,不然排骨遇冷收缩,鲜味就锁在里面了)。
接着准备炖锅,把焯好的排骨放进去,加足量的清水(没过排骨3厘米,中途最好别加水,要是实在不够,记得加热水),放入剩下的姜片和葱段,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锅盖慢炖30分钟。这30分钟主要是让排骨的鲜味炖出来,汤慢慢变成奶白色,闻着就特别香。
然后把玉米段和山药块倒进去,继续用小火炖20分钟。这里要注意,山药别太早放,不然炖到最后会烂成泥,影响口感;玉米耐煮,和山药一起放刚好。炖到山药能用筷子轻松戳透,玉米的香味飘出来,就可以调味了。
最后撒上2克盐,搅拌均匀,再煮2分钟让盐融化,就可以关火了。盛出来的时候,碗里可以撒点葱花点缀,一碗清甜又鲜美的玉米山药排骨汤就做好了,整个过程不到1小时,厨房小白也能轻松搞定。
喝这道汤,品鉴的重点就在“鲜、甜、糯”三个字。刚炖好的汤最香,先喝一口汤,玉米的甜和排骨的鲜融合在一起,一点都不油腻,带着淡淡的山药香;再吃一块排骨,肉质软嫩,轻轻一咬就能脱骨;山药炖得粉糯,入口即化;玉米吸饱了汤汁,每一粒都甜甜的。要是喜欢更浓郁的口感,可以多炖10分钟;怕腻的话,玉米可以多放半根,清爽解腻。
这道汤不光好喝,还藏着中国人的饮食智慧。老辈人讲究“秋冬进补,春冬打虎”,秋冬天气冷,就爱炖点汤暖身子,玉米、山药都是应季食材,和排骨一起炖,不用补药,靠食材本身的营养就能暖身养胃,这就是最朴实的“食疗”。现在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家家户户秋冬都爱炖这道汤,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能喝上两大碗,毕竟这碗汤里的鲜味,藏着最踏实的家常味道。
所以别再纠结秋冬喝什么汤了,照着这个方法试试玉米山药排骨汤,保证你炖一次就爱上——毕竟,没有什么比一碗热乎的家常汤,更能抚慰秋冬的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