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儿,姐们儿,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好像自己怎么做都不对,怎么努力都差一点。工作上出了岔子,第一个念头是“我是不是太笨了”;和人相处不愉快,会想“肯定是我不会来事儿”;甚至只是穿件新衣服,都怕别人觉得“你穿这个不好看”。
有时候,这个社会就像个严厉的教导主任,总是在你耳边说:“混得不好?别找理由,就是你的错!”
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扎心真相”,看看它到底是个什么鬼。

小张的“错”
小张是个普通的年轻人,有点内向,不太会说话,但做事认真踏实。他找到了一份工作,公司里个个都是“人精”,能说会道,特别会表现自己。
场景一:部门开会,领导让大家畅所欲言。小张仔细想了想,有几个点子,但还没组织好语言,旁边的同事已经抢着说了一大堆(虽然没啥实际内容)。散会后,小张怪自己:“都是我的错,我怎么就不敢说呢?”
场景二: 公司团建,去KTV。大家都抢着麦克风又唱又跳,互相敬酒,社交得热火朝天。小张坐在角落安安静静地吃果盘,觉得浑身不自在。他看着人群,心想:“都是我的错,我太不合群了。”
场景三: 一个项目没做好,其实是因为合作部门沟通失误。但领导在会上发火时,小张下意识地就低下了头,觉得脸上发烫,心里想:“肯定是我哪里没做好,都是我的错。”
你看,小张什么都没做,却好像什么都错了。他就像一只被硬塞进鱼群的猴子,因为不会游泳而自责。 但问题的根源,真的是这只猴子吗?还是它本来就不该被放在水里衡量?
通俗一点的说
1. 不是你错了,可能是你待的地方不对味
盘子里有块姜,长得像土豆,它拼命想让自己变得面面的、糯糯的,可怎么努力都被人嫌弃“味道怪”、“辣嗓子”。是姜错了吗?不,它只是被放错了地方。把它扔进锅里炖鱼,哎呦,去腥提鲜,成了宝贝!
小张的内向、踏实,在一个只看重“嘴皮子”的地方是缺点,但如果在一个看重钻研、深度思考的技术岗位,这就是巨大的优点。
2. 社会的尺子不止一把
这个社会很现实,它有很多把“尺子”:
- 有钱的,用“财富”这把尺子量你。
- 有权的,用“地位”这把尺子量你。
- 会说的,用“情商”这把尺子量你。
他们量完,说你“不行”“不够”,你就真信了?哥们儿,你为啥非要乖乖站着让他们量呢?你也可以拿出一把自己的尺子,比如“善良”、“靠谱”、“真诚”,这些尺子他们可能都没有。
3. “都是我的错”其实是一种偷懒的想法
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自己,看起来很痛苦,但其实是一种“偷懒”。因为你只需要责怪自己,就好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就不用再去分析那些更复杂的:
- 是不是公司流程有问题?
- 是不是对方也有责任?
- 是不是这个要求本身就不合理?
总是怪自己,就像把所有的垃圾都扫到“自我怀疑”这块地毯下面,眼不见心不净。但时间长了,地毯底下会发臭,你会被绊倒。
咱该咋办?
1. 学会“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精神:不是让你没礼貌,而是要学会在心里设置屏障。别人的指指点点,多半是闲的,一句“关你屁事”能省去80%的烦恼。别人的烂摊子甩给你,一句“关我屁事”能保护你不受累。
2. 找个能让你“是块料”的地方:如果你是一块姜,就别跟土豆较劲了,努力去找你的炖鱼锅。换个环境,换个圈子,你会发现你不是不行,只是以前没在对的地方。
3. 把自己用对了地方:发现自己口才不好,就别硬挤去干销售了。发现自己细心认真,就多钻研需要细心的工作。把自己的长处磨得像锥子一样尖,自然就能扎出口袋被人看见。
最后一句大实话:
这个社会确实很扎心,它简单粗暴,喜欢甩锅。但你别跟着它
一起欺负自己。你的价值,不在于别人怎么打分,而在于你把自己用在了什么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