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9月23日秋分节气到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斗指酉;太阳达黄经180°;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 秋分这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斗指酉;太阳达黄经180°;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 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 秋分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2018年6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秋分有“早”和“晚”之分? 2025年的秋分是“晚上秋分”,具体交节时刻在9月23日的2点19分04秒。

老一辈人看来,这是“晚上秋分,单衣过冬”的征兆,预示着冬天可能相对暖和一些。

秋分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从天文学上看,标志着北半球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正式开始。

关于秋分早晚的农谚,流传着多种说法  “早秋分冷嗖嗖,晚秋分火烧秋”,暗示早秋分后天气转冷较快,晚秋分则可能“秋老虎”发力,天气持续炎热。  农谚是古人长期观察天气与物候关系的经验总结,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气候规律。

气象学家指出,早秋分常与冷空气提前频繁南下有关,导致气温骤降;晚秋分则往往对应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强,冷空气活动偏弱,气温下降缓慢,可能出现“秋老虎”天气。

2025年的秋分确实有些特殊,堪称“60年不遇”。

这一年是农历乙巳蛇年,并且是“双春年”(年头年尾各有一个立春节气),还安排了“闰六月”。

这些历法特征使得今年的秋分具有一些鲜明特点   首先是“晚上秋分”,交节时刻在凌晨  其次是“秋分在月头”,落在了农历八月的上旬。

民间有“秋分在月头,来年处处通”的说法,期盼着好年景。  “秋分逢双”,其农历日期是双数,秋分节气出现在“秋社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2025年为9月16日)之后。

古语“分后社,白米遍天;社后分,白米像锦墩”或“秋分在社后,斗米换斗豆”,认为“社后分”也是丰收的好兆头 丰收和感恩

秋分的到来,象征着农作物成熟,稻田金黄,果实累累,是农民辛勤耕耘后收获的季节。这一节气象征着丰收与富饶,提醒人们珍惜大自然的恩赐,感恩大地的滋养,同时也感激农民的辛勤劳动。

季节更替

秋分标志着秋季的中间阶段,也是季节更替的象征。过了秋分,天气逐渐转凉,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变得相等。

秋分一到,就意味着真正步入了秋天,气温逐渐下降,高温消退。夏天逐渐远去,迎来丰收的秋天。

秋分吃什么?

1、银耳

银耳性平,味甘淡,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膳食纤维、银耳多糖等营养成分,有润肺、滋阴、润肠、嫩肤的功效。中医认为,银耳润而不寒,甘而不腻,是秋冬润肺滋阴要品。

2、梨

要说最适合秋季润燥的水果,非梨莫属。秋梨果肉鲜嫩多汁,素有“天然矿泉水”之称,常吃能够清热解毒、生津润肺。秋季每天吃一两个梨,对秋燥引起的鼻咽干燥及阴虚所致的烦渴、干咳、痰黄等症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3、蜂蜜

蜂蜜富含糖类、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物质,秋季常喝蜂蜜水,不仅能给身体补水,还能预防秋燥对身体的损伤,具有润肤养肺、预防便秘的功效。

4、南瓜

俗话说“秋季到,南瓜俏”,秋分过后,正是南瓜纷纷上市紧俏之时,而此时南瓜也正是应季食物,更重要的是南瓜富含对人体有益的诸多营养成分,而且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E,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有效改善各种秋燥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