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以色列伊朗曾是铁哥们,现在为啥掰了?为利益还是各执己见?

还记得2025年6月那个不平凡的夜晚吗?当以色列的战机划破德黑兰的夜空,伊朗的核设施在爆炸中化为废墟,谁能想到这两个如今

还记得2025年6月那个不平凡的夜晚吗?当以色列的战机划破德黑兰的夜空,伊朗的核设施在爆炸中化为废墟,谁能想到这两个如今势不两立的国家,曾经是最亲密的盟友?这听起来像是一部谍战片的剧情,但却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说来也怪,有时候历史的讽刺比小说更离奇。

话说回来,时间要拨回到1948年,那时候的以色列刚建国,就被周边阿拉伯国家团团围攻,处境相当艰难。你猜怎么着?远在波斯湾的伊朗,当时还是巴列维国王掌权,两国一拍即合,迅速建立了外交关系。伊朗成了第二个承认以色列的穆斯林国家,这事儿发生在1950年,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早得多。

那时候的伊朗可是个"油老板",坐拥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以色列呢?能源短缺得要命。所以两国干脆修了一条长达一千多公里的输油管道,直接把原油送到了以色列。作为交换,以色列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农业技术和武器装备,帮伊朗把那些干旱的荒地变成了能种庄稼的良田,产量直接翻倍。两国还开通了直飞航班,情报部门也经常联手,共同对付那个共同的敌人——伊拉克。实话说,这关系铁得像亲兄弟。

更让人意外的是,到了1970年代,以色列还想拉着伊朗一起搞核研究。不过国王觉得这事儿风险太大,婉拒了。在整个中东战争期间,伊朗非但没有帮阿拉伯国家,反而一直暗中支持以色列,这立场够仗义的,不是吗?

1967年的六日战争结束后,伊朗公开称赞以色列空军的实力;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尽管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实施了石油禁运,伊朗照样供油不断。以色列则向伊朗出口种子和灌溉设备,硬是把伊朗的戈壁滩变成了绿洲。两国的贸易额高达上亿美元,军事上以色列卖给伊朗轻型武器,还帮他们训练士兵。在联合国大会上,两国经常互相帮腔,巴列维国王还访问过以色列,推动科技合作。有意思的是,伊朗核设施起步时,以色列科学家还帮过忙,本来都是民用项目。

文化交流方面也挺热闹,伊朗学生学希伯来语,以色列人研究波斯历史。1978年伊朗国内局势动荡不安,但国王还能依靠以色列的情报稳住反对派。坦白讲,那时候的两国关系真是互补得完美:伊朗能源管够,以色列科技过硬。

1979年,一切都变了。伊朗革命爆发,霍梅尼上台,新政府立刻宣布不承认以色列,称其为"非法占领者"。外交关系断绝,石油供应也停了。以色列不得不转向北海寻找石油替代,经济上吃了不少苦头。新政权反西方、挺巴勒斯坦,立场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在意识形态上,他们将旧日的联盟视为"殖民工具"抛弃了。伊朗开始输出革命,扶持什叶派武装,构建所谓的"抵抗轴心"。两国从伙伴变成了对手,伊朗否认以色列的存在权,以色列则视伊朗的核计划为生存威胁。

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以色列竟然偷偷向伊朗出售美国武器,用来对付萨达姆。这场战争打了八年,伊朗保住了实力,但官方立场依然敌视以色列。

1988年战争结束,1991年海湾战争后,伊朗公开支持真主党,还提供了火箭弹。1996年以色列轰炸真主党据点,伊朗则加大援助力度。伊朗的核计划重新启动,以色列则开始刺杀伊朗核科学家。2005年艾哈迈迪内贾德上台,公开否认大屠杀,称以色列是"谎言"。2006年黎以冲突中,真主党用伊朗提供的导弹袭击了以色列北部地区。以色列的摩萨德则在伊朗境内搞破坏,炸毁设施。伊朗扶持哈马斯和胡塞武装,代理人战争不断升级。2018年美国退出核协议,以色列表示支持制裁。两国利益纠缠不清,伊朗想在中东称霸,以色列则要确保自身安全。

进入2020年代,冲突变得更加直接。2023年12月,以色列空袭叙利亚,杀死了伊朗军官拉齐·穆萨维。2024年1月,又杀死了情报头目萨德·奥米扎德。4月1日,以色列炸毁了伊朗领事馆,还杀死了指挥官扎赫迪。作为回应,伊朗在4月13日发射了数百枚导弹和无人机,以色列本土遭到袭击,虽然大部分被拦截,但两国直接对抗的序幕已经拉开。

7月,哈尼亚在德黑兰被杀,伊朗向联合国申诉,主张行使自卫权。10月26日,以色列袭击了伊朗的军事目标,摧毁了防空系统。在立场上,伊朗反对犹太复国主义,以色列则防范核威胁;在利益层面,伊朗的核野心碰到了以色列的生存红线。

2025年6月13日,事情达到了顶点。以色列突然袭击伊朗,炸毁了核设施和导弹基地,还杀死了军头和科学家。美国参与了行动,由特朗普指挥。这场战争持续了12天,伊朗发射了上千枚导弹,以色列拦截了大部分。伊朗的核设施被毁坏,虽然浓缩铀足够制造九个弹头,但设施已经瘫痪。6月24日停火时,伊朗已有900多人死亡,其中包括多名官员。以色列声称这是为了预防核威胁,伊朗则谴责这是侵略行为。

战争结束后,伊朗表示无法继续浓缩铀,外长在11月16日确认核计划完全停止。核设施只剩废墟,伊朗要求联合国惩罚美国和以色列。两国关系彻底破裂,立场上的分歧源于1979年革命后的意识形态,而利益冲突则围绕着核技术和地区霸权展开。

战争摧毁了伊朗的导弹工厂,核科学家几乎全部丧生,以色列使用小型无人机渗透成功。伊朗黑客试图窃取以色列的资金,以色列则摧毁了伊朗的银行数据。停火后,伊朗加紧修复导弹系统,声称下次将发射两千枚导弹。核库存被隐藏起来,以色列相信并没有完全摧毁,准备再次发动打击。11月9日,《纽约时报》报道说,僵局非常危险,没有谈判,没有监督,伊朗的铀库存足够制造11个弹头。特朗普夸口说美以已经炸烂了伊朗的核设施,但专家表示实际损伤很小。伊朗内部混乱,官员们争权夺利,议会议长被批评为机会主义者。立场分歧很深,利益冲突很激烈。

伊朗要求联合国负责,要求美国和以色列赔偿损失。11月13日,伊朗外长阿拉奇表示特朗普承认指挥了袭击,要求对其施加制裁。联合国没有采取行动,伊朗转而寻求核谈判,但特朗普立场强硬。代理人战争仍在继续,胡塞武装首领在8月初被以色列炸死,真主党正在重组,美国要求黎巴嫩解除真主党的武装。伊朗的防空系统薄弱,向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寻求技术支持。战争暴露了伊朗的漏洞,导弹突破以色列防御的情况很少。两国从历史上的友好变成了敌人,互补的利益关系消失了,对立的立场主导了关系,但核资源的争夺是根本原因。

以色列的目标是推翻伊朗政权,这一目标持续到特朗普任期结束。11月10日,《时报》报道称,以色列官员公开呼吁推翻德黑兰政权。伊朗总统佩泽什基安参观了核展览,展示残存的核能力。战争后,伊朗拘留了2万名涉嫌间谍的人员。美以打击了伊朗的核计划,但伊朗隐藏了铀库存,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称足够制造弹头。在立场上,伊朗的什叶派试图统一穆斯林世界,以色列则防止国家被消灭。以色列国土面积小,核弹足以使其毁灭。在利益方面,伊朗的能源转向其他市场,以色列寻找新的能源来源。两国关系破裂的双重原因是:革命点燃了立场对立,核争夺加剧了冲突。

停火后,伊朗的导弹工厂24小时运转,准备再次开战。以色列加强防御,相信伊朗没有停止核计划。11月3日,伊朗更新声明称,如果再次遭到袭击,将关闭霍尔木兹海峡。黎巴嫩的真主党隐藏武器,美国给予60天期限要求其解除武装。伊朗支持伊拉克的民兵,拒绝美军驻军。两国从"石油哥们"变成了"导弹仇人",历史真是充满了讽刺。巴列维时期,伊朗和以色列联合美国,中东局势相对稳定。现在,革命后的伊朗反美,以色列亲美,立场出现裂痕。在利益上,伊朗的核威胁以色列的生存,推动了对抗。

战争对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伊朗重建困难。世界银行要求黎巴嫩进行改革,否则停止资金支持,伊朗面临类似情况。被动防御负责人贾拉利将失败归咎于政府,防御系统表现不佳。伊朗学习白俄罗斯的电子战技术,加强防空能力。11月11日,伊朗反思战争,内部机构互相指责。立场上的意识形态根深蒂固,利益争夺持续不断。两国关系破裂,表面上是立场问题,但根本上是利益主导。核是关键问题,以色列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伊朗则寻求核能力来自保。历史上的友好记忆犹新,但现实的敌对非常深刻。

伊朗在2025年11月寻求核平谈,但美国和以色列表示怀疑。特朗普说局势在控制中,以色列官员相信核计划没有被完全摧毁。代理人战争如胡塞武装袭击船只,造成水手死亡。伊朗释放了女飞行员的照片,展示俘虏的以色列士兵。战争改变了中东格局,以色列的"轴心"减弱,伊朗受到重创。立场分裂导致什叶派和逊尼派内斗,以色列利用这一点。在利益方面,伊朗失去了核野心,以色列获得了安全窗口。两国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是1979年革命改变了立场,核利益加剧了冲突。

以色列在2025年11月批评黎巴嫩军队不搜查私人住宅,导致真主党藏匿武器。美国特使巴拉克表示,如果真主党在11月底前不解除武装,以色列将采取行动。伊朗支持真主党的重组,其指挥体系发生变化。回顾两国历史,巴列维时期两国互补完美,现在则致命对抗。立场上反犹主义输出,利益上争夺核霸权。战争12天,伊朗发射了上千架无人机,以色列摧毁了950架。黑客战争中,以色列窃取了价值9000万伊朗里亚尔的货币。

停火后,伊朗举行哀悼仪式,领袖现身辟谣。七国集团支持以色列的自卫权。53%的特朗普选民不愿卷入伊朗事务。伊朗的铀库存可能藏在废墟中或已被转移,以色列相信是后者。两国关系破裂的双重原因是:革命确立了立场,核争夺推高了冲突。未来,和谈困难,冲突风险高。

伊朗在11月5日表示,美军激化了与民兵武装的冲突,但美国予以否认。伊朗寻求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经验,加强导弹能力。两国从盟友到敌人,教训深刻。立场牢固,利益变化,但核问题是症结。历史友好基础薄弱,革命后敌对牢固。关系破裂是立场主导,利益作为燃料。

战争后,伊朗警方拘留了非法拍摄者。伊朗的"轴心"减弱,叙利亚崩溃。伊朗的伙伴减少,以色列乘虚而入。以色列延长在黎巴嫩的战争,轰炸隧道。伊朗从战争中学习,一教就会。关系破裂,立场反西方,利益关乎核安全。

11月16日,伊朗表示不再进行铀浓缩,核计划停止。美以声称已摧毁,但专家大多不相信完全被摧毁。僵局危险,下一次战争可能随时爆发。以色列感觉事情还没完,伊朗也在备战。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是立场分歧和利益碰撞。

伊朗在2025年向联合国要求赔偿,特朗普承认指挥了袭击。美以拒绝。代理人战争继续,胡塞武装在红海袭击。伊朗改进导弹技术,胡塞武装使用。两国历史充满讽刺,曾经"裤子一条",现在"导弹互射"。

未来,可能陷入类似俄乌的拉锯战。伊朗内部温和派增多,以色列希望回到巴列维时代。关系破裂的双重原因是立场牢固,利益深刻。说真的,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历史能够重来,这两个国家还会选择同一条道路吗?还是说,他们从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