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强梁者不得其死”之我见(二)

已有很多人发现《道德经》和《易经》是同源而异流的智慧双璧,我们若用《易》理去解读《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会发现“强梁者不得

已有很多人发现《道德经》和《易经》是同源而异流的智慧双璧,我们若用《易》理去解读《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会发现“强梁者不得其死”更容易理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天道衍生万物的过程就可以用《易》中的卦象来描述:混沌生阴阳(坤☷乾☰),乾坤成泰卦,泰卦生万物。泰卦彖辞曰:“天地交而万物通。”“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正好与泰卦的卦象相符。泰卦下乾上坤,乾的卦画为阳爻,坤的卦画为阴爻,中间九三为君子爻,九三上背负着阴、下抱守着阳,维护着全局的和谐安定。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独阳为孤,独阴为寡,榖与毂相通、为车舆、为高贵、又为车轮行于地上的否卦之象,王公为乾、为九三,泰卦里的下乾和九三是必须屈尊处坤阴之下并与阴爻相应才能维持全局的安定。“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在天地不交的否卦时,损阳爻益阴爻,用与阴爻相邻的九四与初六交换就会变成益卦;在天地相交的泰卦时,益阴爻损阳爻,用与阴爻相邻的九三与上六交换就会变成损卦。“强梁者不得其死”,泰卦中的阳爻只有避难就易、用阴阳相邻的九三爻与六四爻相应交换变成归妹卦才可生生不息。如果泰卦的阳爻强行与阴爻相应,不是变成损卦就是变成否卦,必定愿望落空。尤其是泰卦的九三若与上六强行相应,其上六爻辞“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与“强梁者不得其死”是有契合之处的。“邑”与“缢”同音,“自邑”可与“自缢”相通,“梁”可作动词“悬梁”解。上六爻辞含有“因强行用师致使城池丢失,就算为贞自缢也无济于事”的意思。顺此思路,“强梁者不得其死”也可解为:强行自缢寻死实现不了求贞的愿望。

“强梁者不得其死”中的“梁”字不管是作“屋梁”解还是作“桥梁”解,“强”与“梁”连成词都是“负阴抱阳”的反面意思,即“负阳抱阴”。“负阳抱阴”的字面就有背阳向阴、舍弃阳走向阴之义,强行悬梁自缢就属“负阳抱阴”强行架桥横跨阴阳的行为。人与万物被道所生,道对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人若自己强行有、强行恃、强行宰,当然属背道而驰,其生是被动的,其死当然不能主动。“负阳抱阴”,背负阳面向阴,为《易经》中否卦之象,在否卦中阴阳不交、万物不通,当然没法归根复命,所以说“不得其死”。

(本文作者:邱清辉道长,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