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朗普二进美国白宫后,在美国立起关税壁垒,对着全球所有地区,包括只有企鹅的无人之地也征收高关税。
有的国家积极应对,拿起法律和产业迭代升级等措施实现了特朗普的妥协和交流,比如我国。

而有的国家则是一秒妥协,去觐见白宫的这位“万税爷”,请求降低关税,包括日本、欧盟等国家。
而印度莫迪则是比较爱面子,显得拧巴,先是求饶,后又学习我国坚决抵制,可是却最终没坚持几天,再次求饶,这究竟是为何?

让美国伟大的美梦
对于美国总统特朗普,我国对他是再熟悉不过了,几年前的关税战就如昨日之事一般。
而那场关税战,我国坚持到底,以中国速度实现了美国制裁项目的迭代升级,成功迫使特朗普停止这场没有赢家的贸易战。

本以为特朗普再次回归能有所收敛或者感悟,结果特朗普还是固执的认为,历史必然的经济全球化是导致美国经济下垂的主要原因。
毕竟美国已经在制造业上脱轨太多年,加上不对资本加以节制,最终导致通货膨胀。美方似乎又要重蹈覆辙,再次爆经历一次经济大危机,让牛奶再次倾倒。

但是特朗普自从竞选遇刺安然无事后,似乎真的以为聆听了上帝的声音,以为通过老掉牙的经济三板斧就能够重塑制造业,让美国再次伟大。
特朗普的此次报复目标可谓是非常广泛,从小弟日本朝鲜,到盟友欧盟英国,再到主要贸易差来源中国和俄罗斯,以及那满脸疑惑的企鹅。

虽然我方不怕战斗,但是关税战永远没有赢家,损害的只有老百姓,便多方劝诫,直到特朗普执迷不悟,一意孤行,那么想打多久就打多久。
关税战之初,在法律方面,早在美国2月以芬太尼问题累加我国10%关税的时候,我国就已经通过WTO起诉美国的这种单边行为。

与此同时,我国也绝对不会影响美国百姓日常生活的领域,包括液化天然气和原油等商品加征了10%-15%的对等关税。
可是特朗普还是想抵挡世界经济合作共赢的发展趋势,严重危害中美两国百姓的生存利益。

想打多久打多久
于是,我国开始展开阶梯式加征关税和对美国实行精准制裁。
美国的关税攻击是从34%到84%再到125%,而我方同样回敬34%-125%关税,主要领域包括农产品、能源和汽车。

与此同时,我国开始加速减少对美的进口依赖,向巴西和阿根廷进口大豆。在关税战未爆发前,2024年我国对美大豆进口依赖度就已经衰减到20%。
另外,除了不买美国的东西,美国核心需要的商品,我们也开始实行管制,其中包括钐、钆等,还有半导体和新能源原料。

我国也将内循环进行深层次强化,提出了新基建、新消费的两新政策和以旧换新补给政策,刺激国内消费。
同时加强补贴我国与外贸相关的公司,积极与美国对中友好外贸企业进行合作。
对外,我国继续深化与东盟以及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贸易。

在一套组合拳的打击下,特朗普的单边主义变成了小丑扮相,请求与中方和解。
中美双方在日内瓦达成协议,九十天内将关税削减115%。关税战第一阶段,我方成功用强硬手段将美方拉回到谈判桌,并且实行新的交流和合作。

而这种操作也感染了一直在执行贸易投降主义的印度。

一次妥协
特朗普上台要执行高关税是人尽皆知,为了能够方方面强于东大,并且显示印度的国际地位,所以早在开年2月份,莫迪就急切地要与特朗普交流感情。

而且,莫迪在特朗普重回白宫后立马前往拜会,不过从二人当时的合照来看,关于美印关税,莫迪显然是没谈妥,所以非常不高兴。

毕竟在去年12月份,特朗普威胁要给金砖国家加重税的时候,印度外交部长的苏杰生可是自信满满的说到,美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之间不存在所谓的分歧,印度更加没有要寻求去美元化,一切都是谣言。

不过,在去年,特朗普在真实社交中提到要对金砖国家加征100%关税时,从未将印度特意摘出,表明了打击全部的金砖国家。
显然,印度在一个月里已经向特朗普求放过,似乎自认为可以逃过此劫。

结果,今年二月份,莫迪与特朗普会晤时,特朗普还是发表声明表示要征收对等关税,保证美国与所有的贸易伙伴的关税税率是一样的。
而特朗普还特意提了一下,印度也在其中。

于是,为了能够哄得特朗普高兴,莫迪在回国后就设立了专门的委员会来应对美国加征关税造成的影响。

最终,印度所谓的专门委员会给出的结论就是主动降低多项商品关税,其中150%关税的威士忌降到100%,50%的高端摩托车也降到30%,部分农产品、化学品、关键药品、医疗设备全都按照特朗普的命令,通通降下去。

而且印度方面,还继续扩大美国液化天然气和防务产品的进口,就是为了博特朗普一笑,以此换取美国对印度部分关税的豁免。

拧巴的印度
尴尬的是,莫迪应该忘了公开感谢特朗普。
所以到了三月初,特朗普上来就谴责印度胆敢征收美国汽车100%的关税。一个月后,美方继续执行对印度的对等关税政策。

并且,特朗普还提到,自己在上次会晤时,已经明确告诉印度,对等关税这方面,一山更比一山高,没人能在关税上面跟他讨价还价,对印度的对等关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一听到这话,印度方面可是直接吓坏了,毕竟按照印度分析师的计算,如果对等关税落实,印度每年就要损失70亿美元。
在得知消息的印度工商部长取消其他行程,坐上飞机就去会见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不过,印度还是没能说动特朗普。

就在莫迪身心俱疲,束手无策时,不知道是哪个大聪明提出了一个想法,认为可以避免这些关税损耗。
印度方面认为,特朗普不高兴的点在于关税的差额造成了贸易逆差,那么如果对美国产品实行零关税,就没有问题。

印方对美方实行零关税,美国对等过来也是零关税,还能争取特朗普豁免部分关税,稳赚不赔。
就这样,印度提出对美国的飞机零部件、电动汽车和医疗器械等商品可以执行零关税。
可惜的是,印度方面卑微到这种地步,特朗普还是不放过印方。

到了4月初,美国正式对印度的钢铁、铝制品等关键领域商品加征26%的关税,理由不是贸易逆差,而是国家安全。

坚持才是胜利
莫迪一看特朗普毫无礼貌,于是也开始借助WTO,对美国的农产品等商品加征高达19.1亿美元报复性关税,并且要求美国前来协商。
印度同时也暂停了对美国关税的优惠,对美国强行加税,也要将美国逼上谈判桌。

当美国副总统万斯在4月22日前来印度新德里会谈时,甚至遭到了全印度农民歇会的抗议,其中也有群众提到了美国撤销国际学生签证等问题,对美国移民政策大呼抗议。
一时间,莫迪和万斯极其尴尬。

除了报复美国,印度也放下身价,开始加大财政支持,想要吸引海外印裔人才回流,成立了国家研究基金会,推行一站式落户服务、回归印度计划。
但是,本质上印度与美国是一丘之貉,其本身的高关税、繁杂的营商程序、高征收的营商环境早就令许多外企望而生畏。

尤其是印度的进口钢铁,在美国征收高关税时,他也在对所有的国家临时加征12%的关税,要保护本地传统产业,也在疯狂阻止经济全球化。
我们国家呼吁和支持所有合作伙伴遵守合作与共赢的基本原则,抵制单边霸权主义,但是对恶意浑水摸鱼,破坏全球经济化的行为同样是斗争到底。

而且,本以为印度会坚持到底,但是近日印度要开始对美国逐渐妥协,还是想要获得美国的豁免权。其实看之前印方的态度,这样的转变似乎在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