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食堂饭菜能更合口味些吗?”“行动不便的老人如何吃上热乎饭?”这些看似平常的“吃饭事”,却是关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民生大事”。面对市政协重点提案中关注的社区食堂可持续发展难题,泰山路街道“政协之家”没有简单开会了事,而是真正把各方请到桌前,通过直面问题、务实高效的主题协商,让“商量”的过程成为凝聚智慧、推动解决问题的过程。
协商会上,大家围绕成本与价格、菜品与服务、送餐难题等核心议题深入探讨。食堂运营方坦诚道出食材、人力成本上涨的经营压力,老年居民代表则表达了希望菜品更丰富、口味更多样,并为行动不便邻居争取送餐上门的迫切需求。面对面的沟通,让各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听到了彼此的声音,为寻找可行方案奠定了基础。针对运营成本压力,协商形成了“差异化服务”思路:一方面摸排困难老人情况、积极争取补贴,另一方面探讨对运营方的适度政策支持;针对菜品与服务优化,商定建立定期意见征求机制以动态调整菜单,并强化与市场监管部门协作,筑牢食品安全防线;针对最棘手的送餐需求,提出由社区牵头,发动党员、志愿者组建“互助送餐队”,并计划开展简单培训,优先保障高龄独居老人。
协商的关键在于“真”与“实”,让委员履职从“提案者”延伸为“参与者、推动者”。下一步,街道将持续用好“政协之家”平台,跟踪协商成果落地见效,并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组织协商,努力将这一协商机制坚持好、完善好,使其成为倾听民声、汇聚民智、解决民忧的常态化平台,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增进民生福祉贡献更多政协智慧和力量。(李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