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2025级新生录取通知书中的两处文字表述引发网络讨论。8月6日,校方回应称已关注到相关建议,将进行研究改进。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指出,通知书正文部分表述存在优化空间。第一处为录取决定表述:"我校决定录取你入xx学院(系)专业学习"。该网友认为此句存在动词叠加问题,建议改为"我校决定录取你为xx学院(系)专业学生",使表达更加简洁规范。

第二处争议集中在报到通知部分:"请你准时于二〇二五年八月十八日凭本通知书到校报到"。网友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将时间状语"于二〇二五年八月十八日"前置;二是将"准时"改为更符合时间范围的"按时",调整后的表述为"请你于二〇二五年八月十八日凭本通知书按时到校报到"。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应称,已注意到网友建议,将转达相关部门进行研究。校方表示欢迎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监督,将不断完善各项工作细节。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张三夕教授对此进行专业解读。他认为争议表述虽未构成语法错误,但确实存在优化空间。第一处"录取你入专业学习"属于公文常见表述,但动词连用略显繁复;第二处状语位置虽符合语法规范,但调整语序会更符合日常表达习惯。张教授特别指出,高校公文应当兼顾规范性与可读性,在确保准确的前提下追求表达的精炼流畅。
据了解,这并非高校录取通知书首次引发语言表述讨论。2023年,多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都曾因特色文案受到关注。教育专家表示,随着公众语言规范意识的提升,高校官方文书的文字表达也应当与时俱进,体现最高学府的语言文字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