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岁的柳,从不是随波逐流的人。
青春在她身上闪着亮 —— 眉眼精致,薪水够她买喜欢的裙子、喝下午茶,哪怕经历过几次刻骨铭心的分手,也没浇灭她对 “完美爱情” 的执着。
在她心里,钱能买到的都不算珍贵,唯有一份刚刚好的爱情,能让她心甘情愿卸下所有防备。

柳遇见安,从不是 “偶然”。
那样的男人,站在人群里就自带光芒 —— 天生的帅气,走哪儿都像裹着一缕暖人心的阳光,
可真正让柳心动的,是他在谈判桌前的模样:嘴角噙着一点志在必得的笑意,条理清晰、运筹帷幄,仿佛再难的局,他都能轻松拆解。
“这样的人,不主动就会错过。” 柳处心积虑安排了一场 “偶遇”,没想到竟成了完美爱情的开端。
相处越久,安给的惊喜越多:他不像表面那样清冷,反而藏着难得的细腻 —— 会记得她不吃香菜,点餐时悄悄备注;
会在她加班晚归时留一盏灯,温着她爱喝的粥;连她偶尔的小脾气,他都像对待一件钟爱的精致瓷器,捧在手里,疼在心里。
宽容、理智、沉稳又温柔,安几乎满足了柳对 “完美伴侣” 的所有想象。
一年半的时光里,爱情像泡在蜜里,柳常常忍不住想:“这样的男人不嫁,这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
她开始期待一场王子与公主的婚礼,心里的喜悦像要溢出来,连路过婚纱店都会忍不住驻足,想象自己穿婚纱的模样。
婚礼前的裂痕:一场床罩争吵,碎了完美幻象十月末的婚礼越来越近,空气里却悄悄飘进了 “烦躁”。
原本该是满心欢喜的日子,却被没完没了的琐碎缠得喘不过气:请柬的字体、喜糖的牌子、宴会厅的布置…… 更让柳心慌的,是心底慢慢冒头的 “婚姻恐惧”—— 她突然怕了,怕这份完美的爱情,会被柴米油盐磨成平淡。
压垮她的,是一场关于 “床罩颜色” 的争吵。那天傍晚,柳拿着两款床罩样品问安:“米白和浅灰,你觉得哪个更搭卧室?”
她以为安会像往常一样,笑着说 “你喜欢就好”,可他却皱了眉:“浅灰耐脏,米白太容易脏了,没必要选。”
柳的火气突然就上来了:“婚礼就一次,我想要好看的怎么了?”
安也没让着她:“好看不能当饭吃,过日子要实际点。”
争吵像没头的线,越扯越乱。最后两人都红了眼,连晚饭都忘了吃。
夜幕降临时,凉意裹着委屈钻进柳的心里 —— 她忘了吵架的起因,只记得安刚才的模样:没有了往日的宽容,没有了温柔的退让,反而像个陌生人,寸步不让地和她争对错。
她抱了床毛巾被,蜷在客厅沙发上默默流泪。黑暗里,她听见卧室传来安轻微的鼾声,那声音以前听着是 “安稳”,此刻却像针一样扎在心上。
夜半的等待:她故意辗转反侧,他却没回头柳一夜没合眼。她躺在沙发上,听着墙上时钟滴答响,心里还存着一点期待 —— 安会不会半夜起来喝水,看到她在沙发上,会像以前一样,把她轻轻抱回卧室?
后半夜,卧室的门果然开了。安的脚步声轻悄悄的,路过客厅时,柳故意翻了个身,毛巾被滑落一点,露出胳膊 —— 她想让他看见自己没睡,想让他问一句 “冷不冷”。
可安像没看见一样,径直走到饮水机旁接了水,喝了两口,转身就回了卧室。门轻轻关上,片刻后,那熟悉的鼾声又响了起来。
那一刻,柳的眼泪又涌了上来。原来那些 “捧在手里疼” 的日子,竟这么容易被打破。她以为的完美爱情,原来连 “半夜递一杯水” 的在意,都显得格外奢侈。

天快亮时,窗外泛起了微光。柳摸了摸自己的脸,还是湿的 —— 不是刚哭的,是夜里没停过的泪,顺着脸颊滑进衣领,凉丝丝的。
她心里有了一个清晰的决定:分手。
其实连她自己都说不清,安到底错在了哪里。那场床罩争吵,现在想起来根本无关痛痒;
安没抱她回卧室,或许只是太困了,没留意到她的委屈。可不知为什么,那些细碎的失望凑在一起,竟成了完美爱情上一道 “补不好的缺口”。
她曾以为,完美的爱情该像安捧她的模样 —— 永远温柔,永远在意,永远不会让她在沙发上独自流泪。
可现实是,再暖的阳光也有照不到的角落,再完美的人,也会有没顾及到的情绪。
26 岁的柳,终究没留住她想要的童话。天亮时,她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没叫醒卧室里的安。窗外的风有点凉,像极了她此刻的心情 —— 原来有些爱情,不是不够好,只是 “完美” 本身,从来就经不起现实的轻轻一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