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聚焦执医核心考点 智慧赋能精准教学

营养食品与卫生毒理学教研室开展《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观摩课2025年10月20日上午,长沙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营养食品与

营养食品与卫生毒理学教研室开展《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观摩课

2025年10月20日上午,长沙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营养食品与卫生毒理学教研室在智慧教室组织开展《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观摩课。本次课程由教研室主任刘慧副教授主讲,面向2022级预防医学专业全体学生,讲授第九章“食品污染及其预防”第一节“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青年教师唐律全程听课,并参与课后教学研讨。本次观摩课紧扣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核心内容,充分展现“执考导向、智慧赋能、精准施教”的现代教学理念。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作为国家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重点科目,其第九章“食品污染及其预防”历来是执医考试中题量大、分值高、综合性强的核心章节。其中,微生物污染相关内容——包括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条件、细菌污染特征、真菌及其毒素对食品的污染机制与预防措施——均为高频考点,直接关联食源性疾病识别、风险评估与防控干预等关键执业能力。刘慧副教授精准对标执考大纲,以“污染来源—致病机制—防控策略”为逻辑主线,系统讲授了水分活度、pH值、温度等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常见致病菌的污染特点与所致疾病,并重点剖析了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真菌毒素的产毒条件、毒性特征、污染食品种类及有效预防手段。

授课过程中,刘慧老师坚持“深入浅出、化繁为简”的教学原则,熟练运用智慧课堂技术提升教学效能。她依托智慧教室的希沃白板平台,通过实时标注、动态图示、分层板书等功能,将抽象的微生物生长曲线、毒素结构特点、污染路径等难点内容可视化呈现;利用课堂互动工具推送随堂选择题,即时检测学生对“最适生长温度”、“产毒菌种”、“耐热性差异”等关键概念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反馈数据动态调整讲解节奏。在讲解食品微生物污染案例时,刘慧老师引导学生主动分析问题,有效强化知识迁移与执医案例分析能力。

整堂课逻辑严密、重点突出、节奏得当,既体现了刘慧副教授对执考大纲的精准把握与深厚的专业功底,也彰显了其娴熟驾驭智慧教学工具、实现“以学定教”的现代教学能力。学生们普遍反映:“刘老师把微生物污染讲得特别清楚,图表一出来就明白了,随堂小测还能马上知道自己哪里没掌握,对执医考试帮助很大。”“刘老师把微生物污染讲得清晰透彻,原来觉得枯燥的知识,现在知道怎么用了,对执医考试更有信心了”。

课后,教研室随即组织教学研讨。唐律老师在发言中表示:“刘慧老师不仅对考点把握精准、讲解深入浅出,更将智慧课堂技术自然融入教学全过程,实现了知识传递与能力训练的高效统一。这为我们青年教师如何‘用技术提质量、用数据促教学’提供了宝贵示范。”

营养食品与卫生毒理学教研室始终坚持“教学为本、执考为纲、学生为心”的工作导向。近年来,在学院教学副院长龚茁的指导下,教研室持续推进“考点驱动型”课程改革,系统构建“教学—考纲—真题—反馈”联动机制,并积极探索智慧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路径。

未来,教研室将以此次观摩课为契机,进一步总结智慧课堂应用经验,优化互动设计与数据反馈机制,推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内容与执医要求无缝衔接、教学过程与能力培养同频共振,切实把“提高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写在教案上、落在课堂里、体现在成绩单中,为培养“考得过、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新时代公共卫生人才筑牢坚实的教学根基。

文/唐律

图/唐律

编辑/曹芳 邹林洁

一审/刘慧

二审/龚茁

三审/朱乐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