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投降后,原本要四国分管的计划因为种种原因最后被美国一家独占;1945年9月在美国的扶持下,日本社会仅存的政治人物币原喜重郎组建内阁,但美国并没有下放权力。其实美国迫切想要将部分权力还给日本政府。 一来只有通过日本人的政府美国才能有效改造日本社会;二来没有本土政府日本社会便不能安定,只8000万日本人的粮食问题就没办法解决。但是战后的日本除了拥有独立思想和自由意志的共产党外,已经没有政治家了;美国人面试了半年多,最终选择了以吉田茂为代表的军国主义法西斯战犯;正所谓使功不如使过。日本战败后,但凡有点自尊和骨气的都自杀了,就连近卫文磨这样的文官都服毒自尽,那剩下的自然都一心苟活,所以对包庇他们的美国言听计从;美国通过战犯政府完成了颁布和平宪法、拆分财团和土地改革等一系列举措。也正是通过战犯政府,日本的军国主义法西斯思想从天网中漏了出来,遗祸至今;因为法西斯余孽的存在,日本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说不上剑拔弩张那也是时刻提防,这就使得军事孱弱的日本不得不像儿子一样扑向美国的怀抱。正是因为那个时代战犯政府的无底线妥协,美国对日本的控制根深蒂固。

那什么是日本特色的军国主义法西斯思想呢?概括地说,它包括了三个方面:体制上军武立国,文化上的种族主义,政治上对外侵略扩张。
军武立国并不是贬义词,近代欧洲的普鲁士和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都可以称之为军武立国;它是最能凝聚国家力量、短时间结束混乱的体制;同时它也是最依赖领导人、最容易发生畸形变异的体制。在东亚儒家文化圈里,中国、朝鲜和越南都是依赖于贵族门阀或科举的文官政府,只有日本自12世纪起便是以武士阶层为核心的军武立国模式。明治维新后日本建立的文官政府废藩置县、试图从经济层面控制武士阶层,然后大久保利通被刺杀;文官政府被迫将封建武士阶层整体转化为军队,然而它只能通过中将以上的高级军官去控制军队。至于中下层,它的招募、培训和升迁等自成体系,并且完全继承了一千年封建文化“下克上”的传统,故而日本军队天生渴望战争;封建时代武士们通过战争获得土地,近代的军官通过战争获得升迁和财富。军武立国是最需要伟大领袖的体制,而日本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领导人,所以最后只能畸形癌变。对内军官们发动一次又一次军事政变去消灭阻碍他们升迁的政府官员,对外他们一次又一次挑衅周边国家妄图扩大战争;最终日本被这群屠夫拖进了与全世界为敌的战争深渊。
种族主义是西方文化的糟粕之一。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是从封建时代的门阀政治阶段异军突起的,贵族们对内对外都保留了等级秩序;对内还好说,对外便渐渐发展成种族主义。故而,种族主义是在西方殖民全世界的时候由等级制度发展而成、为西方掠夺杀戮服务的;殖民者把非洲、中南美洲和亚洲的人当做动物,也就能毫无羞耻地捕猎、贩卖和屠杀他们;殖民者更会说“劣等民族”不配拥有广袤的土地、富饶的矿产,借此为他们的侵略正名。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很快拥抱了种族主义;日本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法西斯鼻祖福泽谕吉在去欧洲逛了一圈后提出了“脱亚入欧”的理论,大意是中国清朝已经落后腐朽了,日本应该脱离东亚文明去拥抱西方文明;福泽谕吉还把中日甲午战争称为“文明与野蛮”的战争——基督世界御用辨经文人的味道扑面而来。不过“欧”并不是日本想入便能入的,虽然通过日俄战争日本的列强地位被承认,但和白种人平起平坐是不可能的。 种族主义本就是为侵略扩张服务的,日本接受种族主义就是在思想领域为向外侵略铺路。在封建时代日本的生存环境很差,只要政治能够统一也是必定向外扩张的;而日本的扩张之路其实就一条。公元663年日本军队第一次踏足朝鲜半岛,被大唐军队打的“海水皆赤”;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在公元1592年第二次踏足朝鲜,被大明军队击退;到近代已经是第三次了。日本并非小国,土地面积超过英国,二战时人口与德国相当;并且在大海航时代日本的地理位置也很重要,日本凭借贸易是可以富国强国的。但明治维新时日本还处于资本主义土地殖民的阶段,因为地理位置在世界发展的浪潮中避无可避,想要“脱亚入欧”成为列强就必须拥有殖民地;而世界的其他地方在1885年被瓜分殆尽,在德国和日本这样的后起资本主义国家眼里,就剩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