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互联网列传:浪潮之巅的造浪者们》 01 :前言

前言:火光初现:1994,一条64K专线连接未来文:首义一九九四年早春的北京,风中仍带着凛冽的寒意。在中关村南区一座不起

前言:火光初现:1994,一条64K专线连接未来

文:首义

一九九四年早春的北京,风中仍带着凛冽的寒意。在中关村南区一座不起眼的科研院所内,一群科学家和工程师正屏息凝神地注视着几台嗡嗡作响的计算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紧张与期待的寂静,仿佛暴雨来临前的天空。

四月二十日十四时,一条纤细的64K(千比特/秒)国际专线,缓缓睁开了它的“眼睛”。经由美国Sprint公司接入全球互联网的骨干网。指示灯开始规律地闪烁,数据流的涓涓细滴,终于艰难地越过了太平洋,汇入了那片正在剧烈奔涌的、名为“信息高速公路”的汪洋。

没有盛大的庆典,没有媒体的闪光灯。这项由中国科学院主持实施的攻关项目,其代号“NCFC”(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也显得如此技术化而晦涩。然而,就在这一刻,中国互联网的历史,悄无声息地翻过了“史前时代”的最后一页,正式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成为被国际正式承认的第77个成员。那根64K的线,细如发丝,却重若千钧,它是一座桥,连接起两个从此再也无法分割的世界。

就在这条线开通的几乎同一时间,大洋彼岸正上演着一场资本与技术的狂想曲。硅谷的脉搏因一家名为网景(Netscape) 的公司的出现而疯狂跳动。其开发的浏览器,让普通人得以透过图形化的窗口,直观地窥探和参与互联网的奇妙。次年八月,成立仅16个月的网景登陆纳斯达克,上市首日股价便从28美元飙升至75美元,创下了当时的IPO神话。这家尚未盈利的公司,以其惊人的表现,向世界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粗暴的降临——旧的商业规则正在被碾碎,.com的魔法时代开始了。

资本的热风很快便吹过了太平洋。然而,在彼时的中国,互联网仍是一片信息的荒漠,是象牙塔里学者与精英的专属工具。它的界面是冰冷的命令行,它的内容多是艰涩的科研数据。如何让这片荒漠长出商业的庄稼?无人知晓答案。

直到一群年轻人的出现。他们或是怀揣梦想的海归,或是本土生长的技术极客,或是洞察先机的商人。他们看到了网景的疯狂,也感受到了64K专线另一端传来的时代脉搏。他们成为了第一批“盗火者”,决心要在这片土地上,复制并创造奇迹。

张朝阳,MIT的物理学博士,带着导师尼葛洛庞帝的投资和一本《数字化生存》回到国内,他带回了“风险投资”的概念和打造中国版“雅虎”的梦想。王志东,这位写出“中文之星”的天才程序员,在第一次创业失败后,正苦苦思索技术如何与资本结合。在杭州,一位名叫马云的英语教师,刚刚创办了他的第一个试水项目“中国黄页”,四处推销着他自己都未必能完全说清的“信息高速公路”未来。而在深圳,一个叫马化腾的年轻人,还在润讯公司做着软件工程师,他编写的股霸卡软件很受欢迎,但那个关于“人际连接”的更大梦想,尚未在他的脑海中完全成型。

他们散落在各处,彼此陌生,却共同感知到了一场伟大变革的迫近。他们将要面对的,是一个没有规则、没有路标、甚至没有清晰需求的市场。他们的武器,是满腔热血、 borrowed ideas(借来的理念)、以及莫可名状的乐观。

.com的泡沫即将吹起并破裂,纳斯达克的钟声即将为他们中的佼佼者而鸣,惨烈的战争即将在门户、搜索、电商、社交的每一个领域爆发。 资本将成为他们最强大的盟友,也可能成为将他们无情驱逐出自己宫殿的“野蛮人”。他们将在赞誉与质疑、辉煌与谷底之间,体验人生极致的过山车。

这条64K的专线,就是这一切故事的起点。它微弱如星火,却足以燎原。它预示着一个启蒙与乱局、理想主义与资本博弈、复制模仿与原生创新激烈碰撞的拓荒时代的到来。

本书要讲述的,正是这群“造浪者”的故事。他们如何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时代窗口,如何驾驭资本的力量,如何在与对手的惨烈厮杀中幸存,又如何被自身的欲望与局限所塑造或反噬。这是一部关于创新、奋斗、梦想、资本、权力与背叛的史诗。

现在,就让我们回到这一切开始的地方,看那星火如何初现。

提示:严禁私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首义:chinaeva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