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医院报告单上现骂人字样,涉事医生道歉:我今年60岁,眼花打错字

01医院报告单上现骂人字样60岁主任医师道歉:眼花打错字近日,一名患者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其在辽宁沈阳新民市人民医院拿

01

医院报告单上现骂人字样

60岁主任医师道歉:眼花打错字

近日,一名患者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其在辽宁沈阳新民市人民医院拿到的影像报告上出现骂人的字样,事件引发关注。

视频画面显示,该报告单为一名36岁男性患者的影像科报告单。检查时间为9月21日,在检查所见一栏中,提到“胸腺区可见是他X的有及小结节样影”。视频还配文:“医院骂人是不对的。”

网友社交平台视频截图

视频发布后,引发热议,有人猜测可能是打字时出现笔误。

9月23日,涉事医生道歉:我今年60了,眼花了,“真对不起,我立马修改报告”。此外,涉事医生还回应称原句为“胸腺区可见索条小结节影”。

辽宁沈阳新民市人民医院也发布了情况说明,并表示事件发生后,院方及医生沈某第一时间联系当事人进行诚恳道歉,并已取得当事人谅解。

02

网友表示

能理解,不用自责!

60岁的主任医师,还坚持在一线医务的岗位上,已属不易。

网友对于这种失误也都表示非常理解,甚至是狠狠共情了:自己以后60岁退休还不知道是什么样。

舆论虽然主要聚焦于医师的 “个人失误”,但也有人关注到了 “老年医师” 这一群体的特殊性 —— 他们是医疗体系的 “经验宝库”,却深陷医疗数字技术快速进步的困境。

03

老年医师的

数字化转型困境

我国医疗行业在近十年完成了从 “纸质病历” 到 “电子病历系统”“智能报告平台” 的跨越式转型,但这一过程中,却忽视了对老年医师的针对性培训。

当前主流医疗数字化系统,多以 “效率优先” 为设计逻辑,忽视了老年医师的生理特点:键盘按键密集、字体默认偏小(需频繁缩放)、操作步骤繁琐。这些设计对视力下降、手指灵活性减弱的老年医师极不友好,也增加了操作失误的概率。

大量老年医师的职业生涯前半段尚且依赖 “手写病历、纸质报告单”,形成了 “笔纸思维” 的工作习惯。而如今主流的电子病历系统(如 HIS 系统、LIS 系统)操作复杂,需掌握键盘快捷键、模板调用、电子签名、系统审核等一系列数字化新技能 —— 这些对年轻医师而言是 “入行基础”,对老年医师却是 “额外负担”。

我们习惯了对于老年医师“越老越吃香”的尊崇,却忽视了医疗数字化转型中的 “技术无差别化”,本质是对老年从业者需求的漠视,这一点在当前老年患者的就医处境中体现的更加明显。

这可能才是“打错字风波”背后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评论列表

用户11xxx31
用户11xxx31 2
2025-09-27 20:49
肯定是打字时打错后跳出了几个字,有必要上纲上线吗
伟歌
伟歌 2
2025-09-26 23:09
明显是拼音输入法打错字,没必要上纲上线,不依不饶!做人没必要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