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乐通天下X第三届闵惠芬艺术周|闭幕式暨“金钟之星”二胡作品专场音乐会

“名”星闪烁,薪火相传。数位金钟之星以精彩的演绎。探索二胡演奏艺术的无限可能。11月7日19:00,第三届闵惠芬艺术周闭

“名”星闪烁,薪火相传。数位金钟之星以精彩的演绎。探索二胡演奏艺术的无限可能。

11月7日19:00,第三届闵惠芬艺术周闭幕式暨“金钟之星”二胡作品专场音乐会将在乐通天下进行全网直播。

音乐会亮点

“名”星闪烁,薪火相传。数位金钟之星以精彩的演绎,探索着二胡演奏艺术的无限可能,展现了当代胡琴艺术正在以磅礴的青春力量,描绘着中国二胡艺术发展的美好图景。同时,本届艺术周涌现出令人欣喜的新锐力量——出生于2010年的少年吴抒骏,创作的《咏怀》经过层层遴选即将迎来首演。

艺术指导

李渊清

李渊清,上海音乐学院教师,民乐系钢琴艺术辅导,青年作曲家、钢琴家。曾创作《桃花坞》《恣逸》《姑苏城》《寻隐》等多部作品,获得2010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二胡作品比赛银奖、第36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2019江南风格二胡作品征集活动一等奖,2023第三届上海音乐学院古筝艺术周原创筝乐作品二等奖等殊荣。作为钢琴艺术指导长期活跃于各大舞台上,与各专业领域知名演奏家以及上海民族乐团、上海戏剧学院、上师大音乐学院、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等长期合作,并多次担任金钟奖、文华奖、CCTV中国器乐大赛等重要赛事的参赛选手及展演评委的钢琴伴奏,曾获上海之春优秀艺术辅导奖,四次贺绿汀艺术成果奖艺术辅导奖,2021年度上海音乐学院突出贡献奖。

汪宇

汪宇,青年钢琴家、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艺术辅导教师。本硕均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

作为艺术辅导教师,他兼具精湛的钢琴技艺与深厚的国乐修养,善于将钢琴与民族器乐相融合,教学富有感染力,能有效启发学生的演奏情绪与协作能力。其辅导的学生屡获“金钟奖”“文华奖”“CCTV民族器乐大赛”等国内外顶级赛事大奖。个人曾三度荣获“贺绿汀艺术成果奖”艺术辅导奖(2020/2021/2024)及师德师风优秀奖(2023)。

他长期与上海民族乐团等专业团体合作演出。在创作领域亦成果丰硕,代表作器乐四重奏《珠溪情韵》、器乐重奏《轻舟乐舞》先后于2019年及2022年荣获“上海市新人新作奖”。

演出曲目

一、《咏怀》(首演)

作曲:吴抒骏

演奏:汪媛(武汉音乐学院)

钢琴艺术指导:李渊清(上海音乐学院)

《咏怀》以复三部曲式构建二胡与钢琴的对话空间,既含传统内核又具新意,融中西于一体。引子部分,二胡以戏腔化旋律吟唱开篇,拖腔与滑音借鉴戏曲韵味。随即转入A段,热情的五声性旋律,搭配钢琴左手带不规则重音的跳音织体,注入现代质感,钢琴二度碰撞与二胡韵味相得益彰。B段中,钢琴以清新和弦托底,二胡充分展现戏腔主题,二者对话间尽显二胡柔美。再现A段时,通过织体调整升华主题,在不断对抗中推向高潮:二胡高亢旋律搭配钢琴连音节奏,最终于欢快中结束。全曲紧扣“咏怀”标题,借二胡的持续叙述,传递出对音乐的热爱与内心的追求。

演奏:汪媛(武汉音乐学院)

汪媛,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二胡专业副教授。附小至研究生均就读于武汉音乐学院,先后师从刘洋副教授、楚俊副教授、胡志平教授。

曾荣获第十四届 “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 “金钟奖”;第四届 “文华艺术院校奖”—— 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进入决赛并获奖;第八届 “湖北音乐金编钟奖” 二胡比赛第一名等。2018、2019 连续两年入选武汉音乐学院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24 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 “二胡表演艺术人才培养项目”、中国音乐家协会 “全国二胡骨干(含新文艺群体)培训班”;2025 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 “中国民族器乐表演人才培养项目”、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首批 “中青年优秀文艺人才库”、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青年优秀文艺人才库”。

二、《绝谷探道》(钢琴版首演)

作曲:瞿春泉

演奏:朱婧(上海音乐学院)

钢琴艺术指导:李渊清(上海音乐学院)

二胡作品《绝谷探道》是一首极具艺术特色的二胡佳作,由著名作曲家瞿春泉创作,二胡大师闵惠芬先生担任首演。

乐曲以京剧曲牌为基础进行改编重构,同时深度融入京剧高拨子唱段高亢激越、节奏鲜明的艺术特点,将戏曲声腔的韵味与二胡的器乐表现力巧妙融合。高拨子唱段以特有的刚劲韵律,为二胡旋律注入了强烈的张力,京剧曲牌的典雅底蕴,则让乐曲兼具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演奏:朱婧(上海音乐学院)

朱婧 上海音乐学院二胡专业在读博士生。四岁起先后师从曹元德、万年芳、罗怀哲等老师,现师从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孙氏二胡艺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汝艺教授。2017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2021年保送上海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在校期间相继多次获得“音才助飞”、“国家奖学金”、“傅成贤奖学金”等国家级、市级、院校级等各种奖学金和激励项目。并获得了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第七届文华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第五届“敦煌杯”、南洋国际音乐大赛等国内外重大赛事金奖。

三、《康定随想》

作曲:李仓枭

演奏:李仓枭(四川音乐学院)

钢琴艺术指导:李渊清(上海音乐学院)

作品《康定随想》取材于中国四川康定地区的传统民歌,旋律清澈质朴,深情明朗,表达了藏族儿女深沉宽厚的爱意。经过重新创作,作品深入挖掘其艺术内涵,融入更具时代感的音乐语言,使作品更具崇高的民族情怀与强烈的艺术张力。

演奏:李仓枭(四川音乐学院)

李仓枭,中央音乐学院二胡博士,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四川音乐学院引进人才,29岁时成为民乐界最年轻的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BOB拔尖创新人才”。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央音乐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师资培训二胡导师,文旅部人才中心师资培训二胡导师,北京现代室内乐团成员,成都城市音乐厅签约艺术家,上海戏剧学院附中特聘“名家讲师”,新加坡鼎艺华乐团首位访问艺术家。

2005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师从于红梅教授至博士。

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得主,文华艺术院校奖独奏、重奏双料最高演奏奖获得者。

先后在国内外举办二十场个人独奏音乐会与公益讲座。成功首演数十部独奏、重奏、协奏作品,首演作品多次获Con Tempo 国际作曲比赛、中国音乐金钟奖、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等大奖。

作为独奏家应邀出访欧亚美非洲多国,参加国内外各大艺术节与重要外事活动,广受业内外一致好评。

李仓枭对音乐有着特别的敏锐度和精准把握。她的演奏音色丰富,充满戏剧性。

四、《第六二胡狂想曲》

作曲:王建民

演奏:谭欣(中国音乐学院)

钢琴艺术指导:李渊清(上海音乐学院)

作品《六狂》以西藏民间音乐为核心,抒发了对这片神圣土地的向往之情。曲作者王建民先生自1988年的“一狂”至今日的“六狂”,始终围绕中国故事与中国气派进行创作,《六狂》中与藏舞蹈紧密相关的部分,如跺脚、拍弓杆等技法,着力展现出藏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与明快动感的音乐形象。

演奏:谭欣(中国音乐学院)

谭欣,中国音乐学院博士一年级在读,现师从于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宋飞教授。

2012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连续五年获得北京市政府奖学金。于2015年、2017年分别在中国音乐学院歌剧厅、国音堂、武汉音乐学院成功举办3场“欣弦飞扬——宋飞二胡教学成果汇报音乐会”二胡独奏音乐会;又陆续于沈阳、武汉、北京、天津、西安担任了5场无伴奏套曲《如来梦》讲演音乐会二胡独奏。

2018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本科,蝉联两年获得学院一等奖学金与“三好学生”称号。2022年获得学院及北京市级优秀毕业生并保送本校研究生。2024年入选中国音乐学院“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并首度举办“欣弦飞扬——王建民二胡狂想曲专场音乐会”,后成功举办“欣弦飞扬——谭欣二胡移植作品专场音乐会”,同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二胡表演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并获得国家奖学金、学业特等奖学金。曾首演独奏、重奏作品《塔吉克舞曲》、《武训先生》等十余首,成功移植并首演作品《晚秋》、《板话》。2024年获得学院及北京市级优秀硕士毕业生。

2025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曾代表学院出访澳大利亚、卢森堡、瑞典、马来西亚、德国、比利时、奥地利、匈牙利、阿根廷、智利等国,担任二胡独奏与民族室内乐、民族管弦乐队演奏。

五、《音诗-心曲》

作曲:闵惠芬、瞿春泉

演奏:章海玥(中央音乐学院)

钢琴艺术指导:汪宇(上海音乐学院)

1986年,闵惠芬在与病魔抗争期间,历经生死边缘的深刻感悟,将病中浮现的音乐灵感与对生命的思考融入二胡作品《音诗-心曲》创作之中。她回忆起病榻前亲人的陪伴、友人的关怀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这些情感成为作品的核心主题。作品以“蓝色的雾”为意象,象征生命与灵魂的交融,传递对亲人的眷恋、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旋律中蕴含着闵惠芬对生命的深刻感悟,既有对苦难的抗争,也有对温暖与爱的渴望,情感真挚而强烈。作品融合二胡的传统技法与现代音乐语言,通过细腻的揉弦、滑音等技巧,展现音乐的层次感和感染力。作品以散文式结构展开,营造出虚实相生的意境,恰似“蓝色的雾”中幻境与现实交织。

演奏:章海玥(中央音乐学院)

章海玥,青年二胡演奏家、博士、中央音乐学院二胡教师。师从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于红梅教授。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附小至央音博士毕业,曾师从二胡演奏家、教育家朱江波教授至本科,师从国家一级演奏员姜克美学习板胡。2017年以第一名的成绩保送至研究生部,师从二胡演奏家、资深教育家刘长福教授。在校期间还曾受陈耀星、萧白鏞、许讲德、邓建栋、张希臣、唐峰、叶强等多位老师的悉心指导。

她曾获“文华奖”第三届全国民族器乐演奏比赛少年专业组银奖,2009年CCTV“巨人教育杯”全国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二胡少年组金奖,2013年第二届“敦煌杯”全国二胡大赛职业青年A组金奖,2014年台北新竹市“竹堑杯”国乐器乐大赛第一名,2014年文华奖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二胡独奏青年组铜奖,2023年中国音乐最高奖---“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第一名。同年被中央音乐学院评为“汉能英才”,2024年入选“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中国民族弓弦乐演奏人才。

她作为独奏演奏家,多次受邀与海内外各大乐团进行过合作,足迹遍布多个国家与地区,首演了多部二胡作品。还曾多次受邀录制中央电视台大型晚会:《启航》跨年晚会系列、2024“中华情.中国梦”中秋文艺晚会等。

六、《青春》

作曲:张晏宁

演奏:黄晓晴(中国音乐学院)

钢琴艺术指导:汪宇(上海音乐学院)

二胡协奏曲《青春》创作于2025年,以二胡为叙事主体,编织出一曲关于“青春”的多维音乐诗篇。作品以极具张力的旋律线条勾勒出青春独有的悸动与迷茫,时而激昂奔放,时而婉转低回,将人们在成长旅程中的热烈憧憬、青涩彷徨、勇敢突破等复杂心绪一一展现。它不仅是一首作品,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个人青葱岁月的美好记忆。

演奏:黄晓晴(中国音乐学院)

黄晓晴,青年二胡演奏家,现就职于北京民族乐团,中国音乐学院在读博士,2024中宣部“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中国民族弓弦乐演奏人才,入选中国音乐学院“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及“青年音乐家”培养计划。中国音乐金钟奖、文华奖最高奖获得者,第26届台北市民族器乐大赛、“敦煌杯”、“国音杯”金奖获得者。首演作品有《情系红楼——王立平红楼梦电视剧主题幻想曲》《玛莫若》《丝竹》《粤秀清韵》《锦上江南》《昭君赋》《青春》等。

其常年以独奏家身份活跃在国家大剧院、中山音乐堂、北京音乐厅、台北中山堂等重要舞台,多次赴德国、瑞士、波兰、捷克、马来西亚等国家访问演出。曾受邀参加中国弓弦艺术节、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节以及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作曲家管弦乐作品音乐会——闭幕音乐会》、中国音乐学院“专博”培养成果展示音乐会《国音骄子》、“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中国民族弓弦乐演奏人才展演音乐会、北京交响乐团《庆祝中国-马来西亚建交50周年音乐会》、全国民族器乐展演·北京民族乐团民族管弦乐组曲《中轴》音乐会等重要演出。自2013年在天津音乐学院首次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后多次在北京、武汉等地举办独奏音乐会,2023年推出《飞霞映晓——黄晓晴二胡独奏音乐会》全国巡演,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与喜爱。此外,曾受邀参加中国教育电视台春节晚会、中央电视台《风华国乐》《音乐公开课》《开门大吉》《开讲啦》以及人民日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云歌会》等节目录制。

七、《草原诗篇》(首演)

作曲:高白

演奏:高白(中央音乐学院)

钢琴艺术指导:汪宇(上海音乐学院)

《草原诗篇二首》的创作灵感,源自创作者草原采风时沁入心底的两首民歌。第一首《摇篮曲》以古老民歌《波茹来》为素材,旋律宛如母亲轻柔的哼唱,在琴弦上摹写草原夜晚的安宁与温暖。第二首《希格希日》主题取材自同名民歌,通过层层变奏,再现了草原上热烈的舞蹈与真挚的互动,洋溢着鲜活的生命力。谨以这两首作品,记录那些流淌在草原日常中的动人片段。

演奏:高白(中央音乐学院)

高白,青年二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二胡教师,博士,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弓弦乐学会理事,师从当代杰出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于红梅教授。她在艺术道路上屡获殊荣: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第一名、文华艺术院校奖二胡独奏青年组金奖、第四届中国器乐电视大赛传统组合组冠军等多项国家级大奖。2024年,她获评中宣部"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中国民族弓弦乐演奏人才。2019年,成为首批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青年表演人才。在校期间,被中央音乐学院评为"BOB拔尖创新人才"和"汉能英才"。

高白在海内外成功举办了十余场个人独奏音乐会,作为独奏演奏家的音乐足迹遍布世界多个国家与地区。她致力于推动二胡艺术的创新发展,首演了《第五二胡狂想曲——赞歌》《秋声赋》《古巷深处》《恸歌》等多部二胡协奏、重奏作品,展现出对传统与现代作品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诠释。

值得一提的是,高白还是一位兼具创作才能的音乐家。2016年考入作曲系,师从作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维亚教授辅修作曲专业。她创作了弦乐重奏《京戏印象》、民族管弦乐《明湖春景》等多部作品。其中,胡琴重奏作品《三笑》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江南风格二胡作品征集》活动中获得三等奖,二胡独奏《内外之间》获选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2024年优秀胡琴作品征集展演。她的艺术实践始终贯穿着对音乐语言的深入探索和对二胡艺术当代发展的不懈追求。

八、《赛马》

作曲:黄海怀

改编:沈利群

演奏:全体演奏家

钢琴艺术指导:汪宇(上海音乐学院)

二胡独奏曲《赛马》由黄海怀创作,生动展现了草原蒙古族节日赛马时的热烈欢乐景象。乐曲以磅礴的气势、热烈的气息与奔放的旋律深受人们喜爱,无论是气宇轩昂的赛手,还是奔腾嘶鸣的骏马,都被二胡旋律刻画得惟妙惟肖。音乐在群马嘶鸣声中展开,旋律粗犷奔放,快弓、跳弓、拨弦、颤音等演奏技巧的精妙运用,为听众铺展开一幅生动热烈的赛马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