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美式文艺片,封建迷信的代言

生活中有很多艰难险阻的时刻,但面对这些时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有的人喜欢逃避,有的人喜欢面对,逃避的人并不愿意自己的

生活中有很多艰难险阻的时刻,但面对这些时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有的人喜欢逃避,有的人喜欢面对,逃避的人并不愿意自己的生活起波澜,而面对的人则是将这些至暗时刻当作是自己人生的调剂,毕竟,不是谁都能有丰富的人生体验感的,如果仅仅是分割好坏,那么人生一定不完整。坦然接受现实,出路就在脚下。

今天给大家推荐影片《蓝色粉末》,本片是一部文艺片,讲述的是几个人的至暗时刻以及他们做出来的选择。查理是一个牧师,但因为自己的一次交通意外失去了爱妻而变得阴郁,查理在尝试走出自己的痛苦无果之后选择了自杀,然而他终究无法自己拿起枪结果自己的性命,于是,查理找了很多帮手来协助自己。罗丝是一个脱衣舞女郎,为了赚钱医治自己病重的儿子,罗丝大负荷的工作,但这一切被一个爱慕者杰克看在眼里,杰克对于罗丝的爱是出于亲情,因为很多年前,杰克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当他入狱之后一切都毁了,如今杰克出狱,但自己的身体却被下了最后通牒,深知自己没有几年的杰克,决定要找到罗丝与之相处。

杜利特尔因为一条狗跟罗丝结缘,尔后他无可救药的爱上了罗丝,然而杜利特尔本人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即将破产的他不得不面对自己父亲死后的窘境。几个人在平安夜即将到来之际相互取暖,他们是否能拥有新的明天?

本片是一部典型的美国文艺片,主题在设定为救赎的前提下,我们启示可以一窥究竟。为什么美国的文艺片总喜欢用宗教来进行救赎,宗教对于美国文化来说意味着什么。作为基督教的一个分支,新教自诞生之日起就被天主教视为异端,然而当新教徒凑成的美国出世之后,新教便成了基督教的一个重要分支,原因无它,新教治下的美国随着国力的上升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而新教对于美国人来说有着某种特殊的意义,因为他们自认为自己是上帝的特殊选民。因此,新教徒遍地的美国人天生就认为自己独一无二。问题是每一个国家的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独一无二一旦打上某种烙印,就会在生活中产生一种奇怪的影响。

一方面,美国是一个宗教国家,对于宗教有一种谜一样的狂热,另一方面,美国又是一个世俗国家,面对现实,自然也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认知。因此,两者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的时候,就会产生影片中的这些至暗时刻。其实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不会仅仅陷入到一种情感中无法自拔,当你面对生活的选择的时候,痛苦也可以是欢乐。

当然,我们没有办法要求每一个人都乐观对待自己的人生低谷,但人生低谷并不意味着人生就彻底失败了。救赎的时候,如果自己没有一颗救赎的心,那么一切就都是徒劳的,然而影片中的核心却将救赎的心放在了别人身上,这显然是一种不当的理解。一个人要重新燃起对于生活的希望,自己首先就要对于生活有所期待,而不仅仅是当另一个人闯入到自己的生活之后,自己才拥有。

本末倒置之后,我们再去看美国式的类似的文艺片就显得有些突兀了,所有的未来都是向外求的,从来没有人真正的意识到自己的重要,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相信,那么如何要让别人相信自己呢?这并不是一个复杂的道理,但是困于宗教的美国人却总是认为向外求宗教才能解决问题,这未免有点可笑。

而即便是这样,依旧总有人以宗教信仰来划定一些界限,并以此来吹捧美国人如何有信仰如何文明等等。文明和信仰本身是由内而外的,而我们所接触到的更多的是外部的信仰的展现,而一个人真正的内心如何很少有人真的了解。如果仅仅因为外部的展现而对于一个人,对于一个国家产生了某种迷信,那大概率是病得不轻,即便是如此,总有人会因为这些林林总总的问题屈膝求饶,想起来也可笑。

回到本片中,其实每一个人最后的觉醒都是来源于自己的内心,但是创作者却将其归结于某种宗教产生的影响,平安夜并不是一个分水岭,因为类似的故事每一天都在发生,只要一个人真正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并且能很好地听从自己的心声,最终,他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人生。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尘不变的,我们需要开掘出来新的道路,就必须让自己不困于旧的道路,而看到新的道路的眼睛更多的是一瞬间,一瞬间自己想明白,一瞬间自己幡然悔悟,那么一切就都会变得豁然开朗,找到属于自己的路,或许任何时候都有出路。

……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