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对青年导演于昌禾的关注,我点开了三联生活周刊最新上线的《承“蒙”你所爱》短片,本来是想看看他最近又在琢磨什么新题材。可镜头里,他手中那台搭载鸿蒙5的华为Mate 70 RS非凡大师,就像一个专属的智能“助理”,为创作工作提供了恰到好处的支持。

以前导演们往往需要查阅海量的资料、跑实地勘景,既耗时又耗力。但短片里的于导,在鸿蒙版小红书上刷到有意思的场景时,用手指在屏幕上一圈,就能识图搜索或者问问小艺,就能了解更多相关信息。灵感或者信息搜集,一下子变得轻松多了。

写脚本卡壳,更是创作者的日常头疼时刻。于导的“秘诀”是:用鸿蒙5的“小艺帮写”来帮他抛点子——通过输入关键词,小艺就能快速生成几种不同风格的文案初稿,此时AI助手并非代替创作,而是作为思维碰撞的“催化剂”,帮助他跳脱出僵局。

到了剪辑阶段,跨设备协作的流畅度,直接决定了创作效率。传统的短片拍摄流程中,如果涉及到手机上拍摄的素材,要么用微信发到电脑,要么连线传输,最后再导入剪辑软件。但在鸿蒙5上,在电脑上打开鸿蒙版剪映,就能直接用鼠标就能拖拽手机里的素材,连传输步骤都省了。

从找灵感,到写脚本,再到 跨设备剪辑,鸿蒙5试图在创作的各个关键节点提供给创作者最好的支持。
在短片中其他两位人物身上,我也看到了鸿蒙5正在为更多行业群体带来便利。律师刘思远使用鸿蒙版WPS在手机上扫描文件后、就能实时传到电脑上,对小艺说句话立即和团队成员拉起钉钉会议,提升了整个工作流的效率。

养老院院长樊金林为了让老年人的生活更轻松开心,用鸿蒙5设备教老人用小艺查天气、打电话,甚至用“碰一碰”组队玩游戏。智能手机不再是老年人的困扰,反而成了方便实用的好帮手。

鸿蒙5自正式发布以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终端数量累积突破1700万,数字背后有无数个像刘思远、于昌禾、樊金林等不同行业的用户,正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检验着鸿蒙5的价值,未来鸿蒙5将成为各行各业更多人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