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琉球王国的悲剧,始于1879年日本的“琉球处分”。他们无视琉球作为独立王国的历史事实,无视其与中国的宗藩关系,强行“废藩置县”,将其纳入日本版图。
1874年,日本以“琉球船民被台湾原住民杀害”为由出兵台湾,声称琉球已属日本。
李鸿章一面命北洋舰队增兵台湾,一面与日本公使大久保利通谈判,最终签订《北京专约》,中国出银 50 万两换取日本退兵,但条约文本出现“台湾生番曾将日本国属民杀害”字样,等于默认琉球人已属日本,被日本人事后认定为“琉球属日”口实。
1875年7月,日本松田道之率兵入首里,宣布禁贡中国、改奉明治年号、驻军那霸,实质废除中琉 500 年宗藩关系。琉球国王尚泰不敢公开抗命,一面敷衍日本,一面密令王姐夫向德宏、王室师傅林世功、蔡大鼎等“脱清人”使团,乘夜航船直驶福州,盼清廷出兵相救。
1876年冬—1879年3月,琉球使团抵福州琉球馆,呈递国王密奏,请求“天朝速赐救援”。闽浙总督丁日昌以“中日甫结《北京专条》”为由,拒绝代为驰奏,只电请总理衙门“候旨”。向德宏等被羁留福州,三上禀折,皆得“知道了”三字。
期间日本加快动作:1877 年强行接管琉球司法、税收;1878 年封闭琉球赴闽船号;1879 年 3 月 27 日松田再次带兵入王宫,掳国王、改县名,“冲绳”诞生。
亡国噩耗传至福州,向德宏、林世功、毛精长等剃发易服,乔装商人北上。10 月 23 日,一行人在正阳门外天桥下跪,呈27份请愿书,哭声震街。
11 月 20 日(光绪五年十月十八),林世功在总理衙门前服毒,留《以死乞师》血书:“生不愿为日国属人,死不愿为日国属鬼!”清廷仅发上谕一句:“仍着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与日本使臣妥商,以全藩封。”——未派一兵一舰。
1880—1881 年“分岛改约”谈判,美国前总统格兰特调停,日本提出把琉球最贫瘠的宫古、八重山两岛让与中国,换取中国修改《中日通商章程》,给予日本“一体均沾”的西人特权。李鸿章先原则反对:“中国之争琉球,原为兴灭继绝……乃贵国居之不疑,并分南岛与中国,中国必不能受。”后策略性接受“分岛”但拒“改约”,提出“宫古、八重山可暂由中国代管,再交还琉球王室复国”,以保“字小”体面。
最后,当总理衙门已在草约上签字的情况下,因李鸿章、左宗棠等强烈反对,清廷最终“宕球案”——既不批准条约,也不正式放弃宗主权,琉球主权问题被无限期搁置,但日本动作不停,于1883 年完成对“冲绳县”的实际统治。
琉球使团最终“候旨”无着,毛精长、蔡大鼎等长驻北京、天津继续递禀,至1885年前后陆续客死福州、天津;向德宏1891年死于福州琉球馆,复国运动遂告沉寂。
02
1942–1943年,民国立法院长孙科、外长宋子文、学者钱端升等均在公开场合或给美方备忘录中主张“战后琉球应归还中国”。
但重庆高层对琉球政策始终存在两条路线: 外交线——依据开罗表态争取“托管”或“共管”; 暗线——支持“琉球革命同志会”等独立组织,先独立再“回归祖国”。 两条路线都停留在设想阶段,从未得到蒋介石的正式拍板,也未形成内阁级决策文件。1943年11月开罗会议期间,罗斯福至少两次当面询问蒋介石:“中国是否愿意获得琉球?”蒋当场未明确接受,仅答复“愿与美国共同占领、战后在国际组织托管下由中美共管”。美方记录显示,这一提问属于会议间隙的口头探询,未形成书面议案,更未进入美英中三国的正式议程。
1944年,美国战略情报局(OSS)的报告中就已对琉球独立运动展开调查。他们认为,琉球独立运动主要兴起于冲绳移民群体,尤其是在秘鲁的移民,因为琉球的领土和人口规模太小,不足以支撑该运动取得成功。
他们注意到中国与琉球王国之间长期的联系,认为中国的领土主张是合理的,并得出结论:利用日本和琉球之间的身份认同差异对美国来说是一项有利的政策。乔治·H·克尔认为,美国不应将琉球群岛视为日本领土。他断言,这些岛屿曾被日本殖民,并呼应罗斯福的“四大自由”理念,认为由于马修·C·佩里在1853年的访问中将琉球视为独立王国,因此美国应该重新审视佩里关于维持琉球作为一个拥有国际港口以进行国际贸易的独立国家的建议。
1944年4月,美第十军团司令巴克纳在给尼米兹的密报中直言:“冲绳是通向中国、对抗俄国的要冲,必须排他性占领”。同年,美国国务院领土小组虽曾讨论“北部归还日本、南部划归台湾”或“联合国代管”等方案,但美军方的“独占”意见迅速占据上风。到1945年6月冲绳战役结束,美军即宣布琉球从日本“行政分离”,建立军政府,实际完成单方面占领。
此后无论中方如何私下试探,美方再未提起“归还中国”。
1945年,在二战冲绳战役中,约有15万平民丧生,约占该岛人口的三分之一。许多平民死于日军强迫的集体自杀。
二战后,琉球群岛被琉球美国军事政府(1945-1950)占领,但即使在1951年《旧金山和约》签订后,美国仍维持着对琉球的控制,其原有的直接管辖权被琉球美国军事政府所取代。在此期间,美军强行征用私人土地建造大量军事设施,并将私人土地所有者安置在难民营中,其人员还犯下了数千起针对平民的罪行。
在琉球群岛美军政府时期(1945-1950年),建立自治或独立的琉球共和国的压力日益增大。据大卫·约翰·奥伯米勒(David John Obermiller)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一独立倡议的灵感却来自日本本土。1946年2月,日本共产党发表声明,欢迎建立独立的政府,并支持冲绳的自由和独立权利;与此同时,居住在日本的冲绳左翼知识分子组织“冲绳人联盟全国大会”也一致支持冲绳脱离日本独立。
1950 年末的选举中,民主同盟(当时名为共和党)败给了冲绳社会大众党(OSMP)。冲绳社会大众党由东京大学毕业生和冲绳教师组成,他们反对美国军事统治,主张琉球回归日本。
但琉球人从1880年后,经历了数十年亲日教育、镇压,已经有相当部分琉球人已经认同自己的日本身份。日本开始被他们视为“祖国”,冲绳自决运动也因此被有效地压制,而“民族自豪感”则在公共辩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加上相当部分人又陷入是日本统治好还是美国统治好的问题中,导致注意力分散。
1950 年末和 1951 年初,当地媒体社论批评了支持“回归日本”的冲绳社会大众党,并得出结论:琉球在美国统治下会比在日本统治下更加繁荣。
1951 年 2 月,在冲绳县议会上,亲美的保守派共和党主张独立,冲绳社会党主张美国托管,而冲绳人民党(OPP,此前支持独立)和冲绳社会大众党则主张回归日本。3 月,议会通过了回归日本的决议。
1969 年 1 月,尼克松就任总统后即下令成立跨部门委员会,专门研究“在不损害基地价值前提下,把琉球行政权移交日本”的可行方案。
1969 年 11 月 22 日,日美首脑华盛顿会谈后发表联合公报,首次公开承诺“在 1972 年把冲绳行政权交还日本”,并决定成立“日美协商委员会”及那霸“筹备委员会”,负责具体移交事务。
1969 年 12 月开始撤走旧式导弹,1971 年 6 月日美交换《关于日本承接冲绳防御责任义务之决定》,明确基地使用权、紧急事态再部署与核武器“事前协商”机制。
1971年11月,冲绳当地因日美协定将无视的当地人的诉求,并且日本正与美国合作以维持军事现状,组织了一场暴力总罢工,1972年2月,冲绳的日本政府办公大楼遭到燃烧弹袭击。
1971 年 6 月 17 日,美日正式签署《关于琉球诸岛及大东诸岛的协定》(即《归还协定》),确定生效日期为 1972 年 5 月 15 日。
自1972年以来,由于美日同盟方面没有任何预期的发展,一些有抱负的人再次将目光转向“冲绳独立理论”,其基础是文化遗产和历史,至少像宝弁和木名昭吉这样的诗人和活动家是这样做的,学术期刊上也出现了相关的理论探讨。
下面的地图显示了美国在冲绳的军事基地覆盖范围。

1995年9月,8.5万人参与因美军强奸事件而引起的抗议活动。这一事件被认为是“冲绳斗争的第三波”,旨在反对冲绳被边缘化、反对美日安全同盟以及反对美国的全球军事战略。除了反美之外,这场运动也带有明显的反日色彩。
2007年,由于文部科学省修改教科书(可参见日本文部科学省争议),11万人举行抗议,该教科书涉及日本军方在冲绳战役期间下令平民集体自杀的事件。《琉球新报》和学者大城达弘、西里纪行在他们的文章中认为,美军在冲绳的基地是美国统治下琉球军政府延续至今的体现。
2013年,日本政府将4月28日——《旧金山和约》签订日——定为“主权恢复日”,纪念 1952 年日本整体主权恢复。遭到冲绳民众的反对,他们认为这一天是“耻辱之日”。
2016年6月,一名日本女子遭到强奸和谋杀后,超过65000人聚集起来,抗议美军驻扎和对当地居民犯下的罪行。
03
1996年,荒川彰撰写了《反抗日本民族国家的抗争》(冲绳:反对邪恶的日本民族国家的反面),书中主张抵抗日本并争取冲绳独立。
1997年至1998年间,关于冲绳独立的辩论显著增多。知识分子举行了激烈的讨论和研讨会,两位知名政治家也组织了备受瞩目的全国性论坛。1997年2月,一位众议院议员询问政府冲绳独立需要什么条件,得到的答复是宪法不允许,因此不可能。
冲绳市前市长大山长条曾长期担任该市市长,他撰写了畅销书《冲绳独立宣言》,宣称日本并非冲绳的祖国。冲绳地方劳动工会准备了一份关于自治措施的报告。一些人认为冲绳的自治和独立是对日本“结构性腐败”的一种回应,并要求行政权力下放。2002年,琉球大学和冲绳国际大学的宪法、政治和公共政策学者成立了“冲绳自治研究会”(冲绳自治研究会或简称“自治会”),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冲绳作为自治地区:您怎么看?》),并举办了多次研讨会。该研究会提出了三条基本路径:1)利用宪法第95条,探索权力下放的可能性;2)寻求形式上的自治,并享有外交关系的权利;3)完全独立。
琉球独立党(Ryūkyū Independent Party)曾活跃于 20 世纪 70 年代,后于 2005 年进行改革,并于 2008 年更名为琉球独立党(Kariyushi Club) 。

2013年5月,琉球独立综合研究协会(ACSILs)成立,其关注点在于非军事化、非殖民化以及争取自决独立的目标。该协会计划与关岛和台湾等同样寻求独立的地区开展合作。2015年9月,该协会在纽约市的纽约大学举办了一场相关论坛。
此后,自决议题逐渐进入主流选举政治。自民党知事仲井间弘和(2006-2014年)曾批准政府修建军事基地的许可,但在2014年11月的选举中败给了反对普天间搬迁、支持冲绳自决的翁长武。下地干雄曾以全县范围的边野古公投为竞选纲领,声称如果公投结果被否决,将举行类似苏格兰独立公投的公投。
2015年1月,《日本时报》报道称,琉球大学教授松岛康胜及其民间团体“琉球自治”(Yuimarle Ryukyu no Jichi)正在悄然积蓄力量,该团体呼吁琉球群岛独立,建立自治共和国。尽管批评人士认为日本政府永远不会批准独立,但松岛康胜表示,由于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赋予公民自决权,因此无需日本政府的批准。他的团体设想建立一个非武装的中立国家,从奄美到与那国岛之间的弧形区域内的每个岛屿都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加入。
同年2月,促进阿伊努人和冲绳人团结的宇流马之会团体在冲绳国际大学举办了一场关于自决权的研讨会。同月,举办了一场名为“寻求方向:关于冲绳自决权的讨论”的全天公众论坛,声称现在是冲绳承担起非军事化自治区、与中国及周边国家交流的场所、以及实现冲绳经济自给自足的国际化中心角色的恰当时机。
04
1937年4月5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以下为《祭黄帝陵》原文: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

2012年7月,《环球时报》文章指出:“日本还真别在钓鱼岛问题上和中国较真,连琉球是不是你的都成问题。”
2013年5月,《人民日报》刊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两位学者撰写的另一篇类似文章。文章结论明确主张“琉球地位可以再议”,并隐含“琉球不属于日本现行主权”的论点;作者之一李国强事后对媒体说明,写作目的就是“让日本搞清楚,连琉球的主权都不属于日本,日本凭什么宣称拥有钓鱼岛主权”。这引发了日本政界人士的抗议,例如菅义伟就表示冲绳县“无论从历史还是国际上来看,都是毫无疑问的日本领土”。
2010年,中国琉球特别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在香港注册成立,由商人赵东担任主席。该组织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开展活动,并在深圳设有办事处。这代表了民间的声音。
2024年,中国辽宁省大连海事大学计划成立“琉球研究中心”。同年9月,在一次筹备研讨会上,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高之国和北京大学教授徐勇指出,“琉球问题事关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具有深刻的政治和历史意义,需要提前做好各种风险预案和应对措施”。他们质疑《旧金山和约》的合法性,并质疑日本战后主权的范围。
驻日本大使馆与中国驻福冈总领事馆及冲绳县政府保持着频繁的联系。这包括前所未有的交流,例如福建省高级官员访问冲绳以及冲绳官员访问中国大使馆。
2024年3月,一直在外交部情报安全部门工作并在三沙市政府挂职两年多的杨庆东同志就任驻日本福冈总领事,但据说他不会日语。
2024年7月,在冲绳县知事玉城丹尼访问中国期间,在接受中国官方媒体《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他希望“将冲绳的和平精神传递给世界”,强调了区域外交的重要性。
2024年10月,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访问冲绳。
中国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儿童剧《以革命的名义》中说:忘记历史等于背叛。但我们从未忘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