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甩一组2025年中考普高分数线的硬核数据:
景德镇中考分数线:一中789分,二中777分,昌江一中746分;
鄱阳县中考分数线:鄱阳中学721分,一中729分,油墩街中学666分。

景德镇考生初中时领先鄱阳几十分,可到了高考,鄱阳的清北录取人数却吊打景德镇。比如说:2025年鄱阳一中已锁定5个清北名额,鄱阳中学预计再添5人,加上饶州中学偶尔“爆冷”,鄱阳妥妥的“清北收割机”。反观景德镇?近几年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问题来了:初中学霸,高中咋就“哑火”了?
鄱阳公办高中“卷”出天际鄱阳的公立高中(比如鄱阳中学、一中)和民办高中(如饶州中学)简直是“生死冤家”。竞争白热化:鄱阳中学和一中不仅拼分数线,还比清北录取率、一本率,校长老师压力山大,稍不留神就被家长骂上热搜。

硬件内卷,我们鄱阳宿舍环境改善、食堂升级,甚至校园颜值都要和民办PK,生怕优质生源被挖走。
反观景德镇,景德镇一中、二中“默契躺平”,分数线年年固定(一中>二中),反正生源跑不掉,校长连讲台都懒得上。也很少在互联网见到景德镇高中校长的身影。
鄱阳人“砸锅卖铁供读书”鄱阳家长的口号是:“孩子读书是全家KPI!”我们鄱阳有陪读文化,妈妈辞职租房陪读,爸爸打工赚学费,全家围着孩子转。高中孩子懂事,见父母这么拼,自然不敢松懈。反观我们景德镇家长呢? 陪读=麻将+逛街。曾有家长吐槽:“孩子在自习,我在隔壁KTV,反正学校都不急,我急啥?”另外就是学生心态,鄱阳孩子的紧迫感VS景德镇孩子的优越感。鄱阳学生考不上重点高中?要么去乡镇中学,要么掏高价读民办,出路逼着人拼命。这一切延续到高中。
反观景德镇学生考不上一中还有二中,再差也有公办兜底,优越感反而成了“温水煮青蛙”。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景德镇773分学霸李阳晨,果断转学鄱阳中学,这波操作,堪称对景德镇高中教育“用脚投票”。
首先,景德镇高中缺乏竞争,老师躺平,校长神隐;可是我们鄱阳高中把“危机感”刻进骨子里。其次,教育投入不仅是钱,更是时间和精力。鄱阳家长“all in”,景德镇家长“佛系”。第三,景德镇公办高中垄断生源,民办不成气候;鄱阳民办虎视眈眈,倒逼公办升级。
景德镇的问题不是学生不行,而是整个教育生态“太安逸”!“鄱阳能逆袭,靠的不是天赋,而是玩命!”小编这么说,是要景德镇学校该“刮骨疗毒”,还是家长该“卷”起来?欢迎评论区开撕——
支持鄱阳模式的扣1
觉得景德镇冤的扣2
对于此事您怎么看?本文纯属客观分析,不地域黑,毕竟教育是全民大事!转发给身边家长,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