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结婚不是奔着 “风光体面” 去的?尤其是花近 40 万办酒席的新人,本以为五星级酒店的 8888 元一桌菜能镇住场,结

谁结婚不是奔着 “风光体面” 去的?尤其是花近 40 万办酒席的新人,本以为五星级酒店的 8888 元一桌菜能镇住场,结果宾客嚼着菜吐槽 “难吃”,后厨还查出一堆预制菜包装,更气人的是 —— 曝光后没等来道歉,先收到了酒店的律师函。上海这起婚宴闹剧,看得人拳头都硬了:这哪是办婚礼,分明是花钱买罪受!
咱先把这事儿捋清楚,太气人了。10 月 21 号,有博主发视频吐槽自己的 新婚 宴:在上海中优城市万豪酒店办的,43 桌酒席花了 37.98 万,每桌 8888 元,在上海也算中高端档次了。仪式顺顺利利,可开席后宾客的话泼了冷水:“这虾吃着像冷冻的”“白切鸡带血水,不敢下嘴”“八宝饭口感怪怪的,像现成加热的”。

新人一听就慌了,前阵子西贝预制菜的事儿刚闹完,他们赶紧找酒店要说法。酒店拍着胸脯打包票:“放心!100% 没有一个预制菜,全是现做的!” 话说得挺死,可新人还是不踏实,趁乱溜进后厨一瞅,当场傻了眼 —— 橱柜上堆着一排排预包装食品,德国咸猪手、黄金蛋饺、核桃包,全是菜单上的菜,包装袋上生产日期、保质期写得清清楚楚,甚至有袋咸鸡还是 10 月 16 号生产的。

更离谱的还在后面:菜单上写的 “新鲜虾”,实际是冻得硬邦邦的熟虾;看着水灵的马蹄笋,根本是袋装半成品;连海鲜拼盘里的贝壳,掰开全是空的,肉都不知道去哪了。新人气得拍了视频照片,心想 “证据确凿,总能讨个说法吧”,结果转天就收到了律师函。

酒店在函里倒打一耙,说新人 “发布不实言论”,逼着删光视频、公开道歉。这操作给新人整懵了:“我拍的是后厨实景,说的是宾客实话,凭啥道歉?” 记者去问酒店,客服支支吾吾 “没法回应”,订餐热线说 “在调查”,可答应给的菜单压根没下文,典型的 “装聋作哑”。

就在新人孤立无援的时候,刚跟预制菜掰扯过的罗永浩站出来了。10 月 24 号,他直接转发事件报道,说要联系当事新人,这条转发一下冲上热搜。要知道,罗永浩上个月才跟西贝因为预制菜吵过架,当时就放话 “不反对预制菜,但不标注就是欺骗”,这回显然是看不惯酒店的霸道行径。

其实内行人都清楚,婚宴用预制菜早不是秘密。有餐饮人透底,大型宴会要保证出菜快、口味统一,用预制菜或半成品是 “潜规则”,有的五星酒店甚至把宴会部门外包了,只挂个牌子而已。但问题是 “藏着掖着” 啊!今年 8 月中国烹饪协会明明出过新规,禁止高档宴会把预制菜冒充现做的卖,这酒店倒好,不仅用了,还敢赌咒发誓 “全现做”。

更让人窝火的是价格。8888 元一桌,买的不光是菜,还有食材新鲜度、厨师手艺、服务体验吧?结果给的是微波炉加热的预制菜,成本差了十万八千里。北京市消保委的律师都说了,预制菜和现炒菜成本、口感差太多,商家必须告诉消费者实情,这是《消法》里写着的知情权。

现在网友都在等酒店给说法,可人家既不晒后厨监控,也不拿采购记录自证,光靠律师函吓唬人。有人算过一笔账:2023 年婚宴投诉量涨了 45%,大多是菜品质量问题,说白了就是商家摸准了 “婚宴是一锤子买卖,新人不好意思闹大” 的心理。可这次碰上个敢曝光的,还有罗永浩站台,想蒙混过关没那么容易。

说到底,大伙儿不是恨预制菜本身。你要是明说 “部分菜品用预制菜,价格便宜点”,有人愿意选;可你收着现做菜的钱,给着预制菜的货,被发现了还耍横发律师函,这就是欺诈。现在国家还没强制要求标注预制菜,才给了这些商家钻空子的机会。
目前上海市消保委已经说要关注这事儿,新人也表示会维权到底。但咱普通人更关心:以后办婚宴、订酒席,咋防着被 “预制菜当现做” 坑?总不能每次都得闯进后厨拍证据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