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2.5L自吸+6AT,经典中网+回旋镖大灯,熏黑轮圈,运动气息拿捏了

2.5L自吸+6AT,经典中网+回旋镖大灯,熏黑轮圈,运动气息拿捏了!马自达还在卖油车,市场却已变天,它想靠情怀撑两年在

2.5L自吸+6AT,经典中网+回旋镖大灯,熏黑轮圈,运动气息拿捏了!

马自达还在卖油车,市场却已变天,它想靠情怀撑两年

在2025年东京车展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马自达展台的新款CX-5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当几乎所有主流车企都在大力展示电动化蓝图时,马自达却执拗地推出了一款纯燃油动力的改款车型。

官方信息显示,新款CX-5将在日本本土生产,海外市场计划于2025年底开售,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地区则要等到2026年。更引人注目的是,其混合动力版本的推出时间被定在了遥远的2027年——这个节奏不仅慢于丰田、本田等日系同行,与中国电动车品牌“月更”甚至“周更”的迭代速度相比,更是差了一个时代。

一、魂动设计再进化,智能化奋力追赶

尽管动力路线“保守”,新款CX-5在设计和配置上仍展现出马自达的固执与用心。外观延续了标志性的“魂动”设计语言,回旋镖式LED大灯棱角分明,内部灯组结构经过重新调校,点亮后辨识度极高;多边形蜂窝状中网尺寸进一步扩大,搭配熏黑处理的进气格栅,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19英寸熏黑运动轮圈、贯穿式腰线以及细长的LED尾灯,共同勾勒出紧凑而富有张力的车身姿态,运动气息扑面而来。

内饰的变化更为明显:为了迎合智能化趋势,新车大幅削减了物理按键数量,空调、音响等核心功能集中整合到一块悬浮式中控大屏上,配合全液晶仪表盘和HUD抬头显示,形成三屏联动的数字化座舱。车载系统升级为最新的MZ Connect,支持语音交互、CarPlay/CarLife无线连接以及OTA在线升级;辅助驾驶方面,新车搭载了马自达i-Activsense系统,包含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保持、主动刹车等功能,终于跟上了主流合资车型的水平。

对于一款燃油车而言,这样的智能化升级已是“竭尽全力”,但与中国品牌动辄搭载8155芯片、支持城市NOA的车型相比,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二、2.5L自吸+6AT的坚守:是情怀还是豪赌?

动力系统是新款CX-5最核心的争议点。它依然搭载一台2.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经典的6AT自动变速箱,经过重新调校后,综合输出功率突破300马力,峰值扭矩达到420牛·米,零百加速时间有望进入7秒内。

在小排量涡轮增压、插电混动和纯电路线成为主流的今天,马自达的选择显得格格不入。当丰田普及混动、本田押注涡轮、比亚迪全力造电时,马自达却坚持“大排量自吸+AT”的组合,只为保留“人马合一”的驾驶质感——线性的动力输出、精准的换挡逻辑、清晰的路感反馈,这些燃油车独有的驾驶乐趣,被马自达视为不可妥协的品牌基因。

但这无疑是一场豪赌。自吸发动机在油耗和排放法规面前已逐渐失势,6AT变速箱虽稳定可靠,却在传动效率上落后于双离合和CVT;更重要的是,年轻消费者对“驾驶乐趣”的认知正在改变,他们更在意加速的“推背感”和智能化体验,而非自吸发动机的平顺性。

三、2027年混动:迟到的转型还是另辟蹊径?

马自达计划在2027年推出CX-5的混合动力版本,这一时间点引发了业内广泛猜测。有消息称,其搭载的SKYACTIV-Z混动系统可能采用串联式结构——即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仅作为发电机为电池充电,这与丰田THS、本田i-MMD等主流并联混动技术路线完全不同。

为何选择“非主流”路线且如此迟缓?或许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马自达在电动化技术储备上相对薄弱,串联结构可降低研发难度,同时保留发动机技术优势;另一方面,日本本土充电设施普及率较低,消费者对纯电接受度不高,混动仍是更稳妥的过渡选择。此外,马自达可能在等待电池成本进一步下降(预计2027年锂电池成本或比2025年降低20%),以及全球充电网络更完善,再全面发力电动化。

但市场留给马自达的时间不多了。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超过40%,中国市场更是突破70%,等到2027年混动车型上市时,消费者是否还愿意为一款“燃油车基础上的混动”买单,仍是未知数。

四、中国市场困局:情怀难敌现实

对于新款CX-5来说,中国市场的表现将直接决定其命运,而这里的竞争环境已变得异常残酷。作为曾经的“日系爆款”,CX-5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从巅峰时期的年销15万辆,下滑至2024年的不足3万辆,市场份额被比亚迪宋PLUS、特斯拉Model Y、吉利银河L7等新能源车型蚕食殆尽。

如果新款CX-5按计划在2026年进入中国,可能面临“出生即过时”的尴尬:彼时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已进入成熟期,价格战可能更加激烈,而CX-5作为纯燃油车,不仅无法享受新能源车的购置补贴和路权优惠,还将面临更高的燃油税和排放标准压力。

日系同行的转型困境也印证了这一点:丰田bZ4X因设计保守、续航虚标销量惨淡,本田e:N系列虽技术亮眼,但品牌溢价难以支撑高售价,两款车2024年在中国的总销量不足5万辆。这表明,即使是日系巨头,在电动化转型中也未能复制燃油时代的成功,马自达仅凭“情怀”和“驾驶乐趣”,很难撬动已被新能源主导的市场。

五、23%的“燃油死忠”:马自达的最后机会?

《汽车之家》2025年一季度的调查显示,在30万元以上SUV消费群体中,仍有23%的消费者明确表示“不考虑纯电车型”。他们的理由高度一致:怀念发动机的声浪、担心充电便利性、认为电动车“开起来没有灵魂”。

这23%的“燃油死忠”,或许正是马自达瞄准的目标。新款CX-5的产品定位十分清晰:它不再试图讨好主流消费者,而是为那些依然热爱燃油车的人,打造一款“终极情怀座驾”。从这个角度看,马自达的选择带有一丝悲壮——它明知燃油车已是夕阳产业,却仍想为其画上一个体面的句号。

但情怀终究难敌现实。这23%的用户群体正在快速萎缩,且其中大部分更倾向于选择宝马3系、奔驰C级(图片|配置|询价)、保时捷718等豪华品牌燃油车,而非一款定价可能在25-30万元的日系SUV。此外,随着国产燃油车品质提升(如传祺GS8、吉利星越L等),CX-5在性价比、配置等方面的优势也已不复存在。

致敬还是固执?市场将给出答案

不得不承认,新款CX-5身上有太多值得致敬的地方:对自吸发动机的坚守、对驾驶质感的执着、不随波逐流的品牌个性……在这个追求“快速迭代”“技术噱头”的时代,马自达的这份“固执”显得尤为可贵。

但商业世界从不相信情怀。如果新款CX-5在2026年进入中国后,无法凭借设计、性能或价格打动那23%的“燃油死忠”,马自达可能将彻底失去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毕竟,消费者买的是“当下最好的车”,而不是“曾经最好的情怀”。

马自达想靠情怀再撑两年,这个愿望很美好,但市场是否会给它机会?2026年,让我们拭目以待。

评论列表

Frank
Frank 4
2025-11-14 23:03
胡说八道,2.5的自然吸气能有420nm?300匹?你比雷总还吹牛逼
用户14xxx64
用户14xxx64 2
2025-11-13 12:40
上市以过时,黄花菜都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