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正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正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正通焉。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惉懘之音矣。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槌,其臣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徵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史记注解》之乐书4
音乐是人内心情感的表达,人的感情发生,向外表达便形成了声,将形成的声用文字进行记载便成为了音乐,因此治理天下的音乐是以安定和乐为标准的,他的表达是中正和谐的,天下纷争时他的音乐是愤怒的,他的表达便是乖僻的,国家灭亡之前的音乐是哀伤的,他的表达便是民众困乏,音乐和治理天下的道理是相通的。
宫指君,商指臣,角指民,徵指事,羽指羽,五种声音和谐,音乐之中便不会出现杂乱之声。
宫音散乱是因为君王骄奢淫逸的原因,商音乱且刺耳这是因为臣下谋取私利的原因,角音乱且杂音多,是因为百姓抱怨的原因,徵音乱且低沉必然会导致坏事不断发生,羽音乱而且颤抖,是因为财富不足的原因。
五种声音都发生了混乱,彼此相互扰乱没有秩序,这叫做慢,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离国家灭亡也就没有多少时间了,郑卫之地的音乐便是乱世之音乐,乱世之音和慢之音是相差不多的,桑间濮上的音乐便是亡国之音了,亡国之音他的表现便是统治者骄奢淫逸,治理混乱,百姓无法安定的生活,彼此相互陷害为自己谋取私利的事情不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