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数据显示,年轻消费群体已占据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60%以上份额,成为市场主力军。曾经以“高大上”形象标签的红旗,正精准锚定这一趋势完成战略转身。当年轻人购车不再局限于代步需求,而是追求安全可靠、个性表达与文化认同的多重满足,红旗天工子品牌应运而生。它跳出传统豪华的固有框架,以纯电赛道为切入点,用“好物悦人生”的理念,回应着年轻人对“第三空间”的多元期待,开启了品牌与年轻群体的双向奔赴。
一、那个“高大上”的红旗,真的变了吗?
说实话,提到红旗,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还是庄重、严肃,甚至有点距离感。毕竟,它肩负着不同平凡的使命。这种厚重的历史感,既是荣耀,也可能成为一种无形的包袱。
但如果你最近关注过红旗,会发现它好像“活”了过来。在上海车展,它的展台既有东方美学的留白意境,又透着国际范儿的高级感;在社交媒体上,你能看到粉丝们为“熊猫涂装车”疯狂打call。
这种变化不是偶然的“蹭热度”,而是一场深思熟虑的战略转型。简单说,就是把过去那个“一本通读”的大红旗,拆成了三本“分卷精读”:红旗子品牌守基本盘,覆盖燃油、混动,服务主流人群;红旗天工拓新局,对接年轻需求,而且天工品牌只做纯电产品,跟其他两个品牌差异化清晰,全面服务年轻消费者;红旗金葵花立标杆,深耕超豪华市场。
二、为什么是“红旗天工”?因为它真的“懂”年轻人
很多人可能会问,一个传统大厂做年轻化,不就是换个代言人,再搞个联名款吗?但红旗天工的做法,显然不止于此。它更像是一个努力融入我们圈子的新朋友,先搞清楚我们到底要什么,再给出自己的答案。
首先,它知道“安全”永远是底线。
现在的年轻人,看似追求个性,骨子里其实非常理性。我们可以为设计买单,为智能配置心动,但绝不会拿安全开玩笑。红旗天工很清楚这一点,它没有把“安全”当成一句空洞的名词,而是把它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产品力——背后是67年的造车经验,是超越行业标准的严苛测试。这份“值得信赖”的底气,是它能跟我们交朋友的第一块敲门砖。任何在营销时放松品质要求的品牌,即便短期获得了热度,长期看一定会被反噬的。
其次,它精准地戳中了“悦己”这个关键词。
我们这代人买车,很多时候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是为了取悦自己。
什么是年轻人?我认为年轻人态度开放,他们关注科技但拒绝过分炫技,希望在“悦己”“有设计感”“不甘平庸”的生活里,选择一辆个性充分、又值得信赖的座驾。“好物悦人生”这句slogan,简直说到心坎里去了。想象一下,结束了一周的工作生活,周末开着你的红旗天工,放着喜欢的音乐,去城郊的咖啡馆坐坐,或者载上三五好友去看一场live。那一刻,车不只是代步工具,更是你逃离日常、享受生活的移动空间,也就是我们说的第三空间。而红旗天工针对年轻人的空间设计、交互和科技感,都在努力扮演好这个角色。
说到红旗天工,目前共有4款车型,覆盖不同需求和预算:
红旗天工05是一款中型纯电轿车,指导价15.98-18.58万元;

红旗天工06是一款中型纯电SUV,指导价17.98-22.58万元;

红旗天工08是一款中大型SUV,指导价21.59-33.98万元。

红旗EH7则是一款中大型纯电轿车,指导价20.88-28.88万元

从个性轿车到实用SUV,每一款都承载着为年轻人打造“第三空间”的用心。
再者,它找对了“沟通”的方式。
最近红旗还搞了个大动作——一口气拉来了两位“顶流”助阵:一个是乒乓球世界冠军,另一个是神秘又酷炫的“熊猫工厂”。
作为国乒新生代扛把子,她“稳、准、狠”又不失活力的形象,与红旗天工“新国潮智能豪华”的定位高度契合。在官方视频中,她没有高高在上的广告词,而是以真实、略显局促的状态坐在驾驶座,像朋友一样分享感受,这种“朋友式”的沟通,让我们觉得这个品牌没有架子,是真的想了解我们的生活。
它甚至愿意和我们一起玩,还推出各种有趣的IP联名和潮改计划,把选择权和创作权交还给用户。

比如“熊猫工厂”,这其实是红旗全新打造的新能源智能制造基地,名字可爱,技术却硬核:全自动生产线、AI质检、绿色零碳……连车间都像科幻片现场。红旗特意用“熊猫”这个国民IP来软化工业形象,让高大上的智造变得亲切可感。
一边是体育明星带来的信任感与年轻流量,一边是用“熊猫工厂”讲好中国智造故事——红旗这波操作,不光卖车,更在重塑一个传统豪华品牌如何与新时代对话的方式。不得不说,在卷成麻花的新能源市场,红旗这次真的“玩明白了”。
这种以共鸣打动用户,比任何营销话术都管用。毕竟这个年代,年轻人都很有主意,都厌倦了被品牌教育。
最后,它把“国潮”做成了文化认同,而不是简单的贴标。
我们这代人的爱国情怀,是自信且自然的。因为随着这代人共同崛起的国货品牌实在是数不胜数。我们喜欢国潮,是因为它酷,是因为它代表了我们的文化根源,同样也是因为他们安全可靠。红旗天工没有生硬地喊口号,而是把东方美学的元素,巧妙地融入到现代设计语言中。开一辆红旗天工,你感受到的不是沉重的历史负担,而是一种轻盈的文化自豪感——这车,很中国,也很酷。
三、所以,到底谁定义了谁?
所以,是年轻人定义了红旗天工,还是红旗天工定义了年轻人?
我觉得都不是。更像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在时代的大背景下相遇、相知,共同发展。
红旗天工带来了它的底蕴、技术和对品质的坚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靠又充满乐趣的选择;而我们年轻人,则用我们的审美、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我们的反馈,告诉它未来应该走向何方。这也是一种双向奔赴。品牌不再试图单方面地“教育”用户,用户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我们共同参与,共同塑造,最终成就彼此。
你看,当一个品牌愿意放下身段,真诚地倾听并回应年轻一代的需求时,它收获的不仅是销量,更是一份深厚的情感连接,这是很多传统品牌求之不得的东西。而对我们来说,能拥有一辆既安全可靠、又充满个性与文化认同感的座驾,何尝不是一件“悦人生”的好事?
从满足出行需求到赋能年轻生活,红旗天工的战略实践给出了清晰答案。它没有抛弃品牌厚重底蕴,而是以更懂年轻人的沟通方式、更贴合需求的产品矩阵,以及深刻的文化共鸣,完成了从“高大上”到“年轻化”的自然转型。对年轻人而言,这里有安全可靠的品质保障,有彰显个性的设计表达,更有无需言说的文化自信。红旗天工的转身,不仅是品牌的焕新,更是对年轻生活态度的致敬,让每一位用户都能在用车体验中,收获“好物悦人生”的真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