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她是华语影视史上首个聂小倩,也是香港古典美人标杆

1960年,法国戛纳影展上,一部中国彩色电影《倩女幽魂》惊艳四座。23岁的乐蒂身着古装,眼波流转间,将聂小倩的幽怨与柔情

1960年,法国戛纳影展上,一部中国彩色电影《倩女幽魂》惊艳四座。23岁的乐蒂身着古装,眼波流转间,将聂小倩的幽怨与柔情刻入世界电影史。

西方媒体称她为“最美丽的中国女明星”,而华人观众则永远记住了这位“古典美人”——一个用生命诠释东方诗意的女演员。

乐蒂的原名是奚重仪,1937年生于上海。她出生于艺术世家,外祖父是"江北大亨"顾竹轩,经营着上海四大舞台之首的"天蟾舞台"。

乐蒂从小便接触表演艺术,常常模仿戏台上旦角的神态动作,这为她后来的演艺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1952年,乐蒂考入长城电影公司,开始了她的演艺生涯。在长城公司的五年期间,她参演了《绝代佳人》、《大儿女经》等影片,但受限于戏份和政治因素,未能广为人知。

1958年,乐蒂转投邵氏兄弟电影公司,这是她事业的重大转折点。在邵氏,她得到了名导李翰祥的赏识。

在邵氏为她安排的电影《妙手回春》中,她出演了一段"黛玉葬花"的戏中戏,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古典美人"的赞誉。

邵氏趁热打铁,为她量身定制多部古装巨制,开启了“承包古典美人角色”的黄金时代:

《倩女幽魂》(1960):塑造华语影视史上首个聂小倩形象。她将女鬼演绎成温婉清丽的大家闺秀,而非传统恐怖形象,影片作为中国首部入围戛纳电影节的彩色电影,让她被西方媒体誉为“最美丽的中国女明星”。

《红楼梦》(1962):她演绎的林黛玉,因与角色相似的孤女经历与纤弱气质,被誉为“黛玉再世”。

乐蒂《红楼梦》剧照

《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她凭借祝英台一角,荣获第2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该片横扫金马奖六项大奖,更入选“最佳华语片一百部”,成为黄梅调电影的巅峰之作。

《扇中人》(1967):一人分饰四大美女,将西施的温婉、王昭君的坚毅、貂蝉的灵动、杨贵妃的华贵演绎得各有千秋。

乐蒂《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照

乐蒂的古典美,不仅源于外表,更来自她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艺术再造。为演好古代女性,她曾专门拜师京剧演员梅砚生学习身段表演。

在《扇中人》的一场梦境戏里,她更一人分饰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四大美人,展现了对不同历史人物气质的精准把握。

乐蒂的情感世界与她饰演的悲情角色一样充满波折。早年与演员高远因戏生情,1958年乐蒂转投邵氏后,放心不下高远的她请好友陈思思“看管”男友,不料二人却坠入爱河。1961年,高远与陈思思结婚,乐蒂得知后“错愕不已”。

1962年,乐蒂在与一线小生陈厚合作《夏日的玫瑰》后,接受其追求。尽管外祖母强烈反对,乐蒂仍于1962年1月与陈厚结婚,同年9月生下女儿陈明明。

然而,陈厚婚后绯闻不断。1967年3月,乐蒂单方面申请分居,并于10月正式离婚,女儿归她抚养。

乐蒂和陈厚

1968年12月27日,乐蒂在参加国泰公司新片《雾》的工作会议后返家就寝。下午,女佣发现她口吐白沫不省人事,送医后不治身亡,年仅31岁。

乐蒂一向患有失眠症,长期借助安眠药入眠。官方认定她死于服用过量的安眠药,但关于她是意外身亡还是自杀,至今仍无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