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霜降不养,一年白忙!最全霜降养生指南,快为家人收藏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今日我们迎来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此时天气渐寒,露水凝结成霜,昼夜温差达到全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今日我们迎来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此时天气渐寒,露水凝结成霜,昼夜温差达到全年最大,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期。中医认为,此时养生至关重要,是为身体抵御寒冬积蓄能量的最后时机。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霜降养生指南,助您安稳入冬。

图片来源《健康中国》

一、 防寒保暖,护好三处“关键部位”

霜降时节,寒邪易侵袭人体,引发感冒、关节疼痛及心脑血管问题。保暖工作需有的放矢:

护脚踝:“寒从脚起”脚部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且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暖性差。请及时穿上袜子,不再露脚踝,每晚可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20分钟,水中可加入少许艾叶或生姜,以温经散寒。

护腹部:“脾胃的守护”腹部受凉易引起脾胃虚寒,导致腹痛、腹泻。尤其是女性,应避免穿露脐装。日常可经常搓揉腹部,或佩戴肚兜、穿高腰内裤进行物理保暖。

护脖颈:“风邪的入口”颈部是“风邪”入侵的主要通道,包含了风池、风府等重要穴位。出门戴上围巾或穿高领衣物,可以有效预防风寒感冒和颈椎病的发作。

二、 饮食调养:“平补”为主,重在滋阴润燥

霜降进补,意在“秋冬养阴”,不宜过于辛辣燥热,而应注重“平补”。

首选食材:

柿子: 民间有“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的谚语。柿子富含维生素和糖分,能清热润肺、健脾涩肠。注意: 空腹食用、与螃蟹同食或过量食用易形成胃柿石。

板栗: 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能健脾养胃、补肾强筋,是此时的滋补佳品。

山药、芋头: 能健脾益胃,滋肾益精,正符合此时补脾胃又不过于滋腻的需求。

白萝卜、秋梨: 能滋阴润肺,应对“秋燥”,预防呼吸道不适。

推荐食疗方:

山药排骨汤: 健脾暖胃,营养丰富。

白果炖鸡: 温中益气,补虚损。

百合雪梨银耳羹: 滋阴润燥,润肺止咳。

三、 起居与运动:早睡顺应自然,运动不宜过汗

起居:早睡早起,避寒就温《黄帝内经》云:“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此时应顺应自然,保证充足睡眠,以养精蓄锐。早晨起床不宜过快,可先在床上舒展一下身体,待完全清醒后再起身,以防心脑血管意外。

运动:动静结合,微汗即止霜降后运动量可适当加大,但要避免大汗淋漓,导致阳气外泄。可选择登山、慢跑、快步走、太极拳、八段锦等较为缓和的运动。登高望远,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舒缓心情,是霜降时节非常不错的选择。

四、 精神调养: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悲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风萧瑟,草木凋零,人容易产生忧郁、惆怅的“悲秋”情绪。此时应主动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内心平静。

多与亲朋好友交流,排解心事。

多参与户外活动,沐浴阳光。

可听一些轻松、欢快的音乐。

霜降,是收获的尾声,也是冬藏的开始。在这个承前启后的节气里,用心调养,不仅能为身体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更能以一份从容平和的心态,迎接银装素裹的冬天。

您家乡的霜降有什么特别的习俗或养生之道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本文综合整理自中医养生理念,仅供参考。个人体质不同,请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33
用户10xxx33 2
2025-10-23 16:32
[玫瑰]

长航东院 回复 10-25 11:45
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