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成都基层社区治理城市篇之:“小楼模式”构筑基层治理大格局

仓前街道地处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中部,具有“三少三小”的特征,即“楼栋少、居民少、党员少,阵地小、空间小、物业小”,存在邻

仓前街道地处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中部,具有“三少三小”的特征,即“楼栋少、居民少、党员少,阵地小、空间小、物业小”,存在邻里间凝聚力不强、开展活动空间不足、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近年来,街道党工委立足辖区实际,坚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居民自治自管,探索出以小治大、以治促兴的“小楼治理”经验,不断凝聚邻里温情,打造党建引领下的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基层治理大格局。今天,国洲文化四川红培中心就为大家介绍该街道的经验做法。

国洲文化四川红色教育

一、组织建设

一是完善组织体系。建立“党支部+物业+自治组织+共建单位”四位一体的小区治理组织架构,完善“社区—网格—小区—楼栋”四级“近邻党建”组织体系,增强党组织在小区自治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实现“党建有引领,共治无缺位”。

二是创新组织模式。健全“一人参与,多方共建”的组织新模式,把改善小区环境作为提升居民凝聚力、归属感的重要抓手,党组织牵头策划小楼氛围提升方案,主动对接上级党组织申报有关项目。

三是发挥组织引领。由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协调推动,助力老旧小区实施旧屋改造项目,鼓励党员带头主动参与项目施工的过程监督,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改善小区环境;加强小区物业建设,通过公开招投标、民主协商、投票表决等方式,选定物业公司并与之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定期对小区物业服务开展评价,有效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国洲文化四川红色教育

二、阵地建设

一是抓实阵地建设。合理规划各小区现有空间资源,注重场所空间“一点多用”“共享共用”,对小区的设施、功能布局和氛围营造等进行统筹规划,以点带面推进社区小楼道大文明微治理。

二是打造实体服务。通过打造“议事亭”驻点开展服务,引导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积极发挥各小区退休老党员的作用,在议事点组织邻里共聚商议,为小区有序自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是丰富虚拟载体。用好信息化服务平台,常态化推送主题信息,开展网上活动,解决群众困难,传递正能量,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通过开展监督、网上提议等活动,打造居民线上“24小时交流圈”。

国洲文化四川红色教育

三、基础夯实

一是扩大“先锋服务面”。围绕建队伍、亮身份、定职责、植文化、解难题、强服务的目标,延伸基层组织覆盖面,织密组织网络,以协商共议、献言献计、志愿服务等共同推动小区治理科学化。

二是联通“楼宇脉络线”。以小区为中心向外辐射,充分调动整合各方力量,扩宽红色近邻朋友圈,增加近邻整体效应,构建“红色近邻、共治共享”治理模式。

三是搭建“生活志愿桥”。对外“引”资、对内“聚”源,在各小区组建一支集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于一体的党员志愿服务队,不定期组织开展志愿活动,全力营造和谐小区的良好氛围。(责编:国洲文化四川红色教育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