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这种事情,不少朋友都做过。虽然说,错过了的东西,哪怕补偿也会变味,但总比没有好一丢丢。
念书的时候,没有少因为打街机被父母、老师骂过、惩罚过,也确实影响成绩和折腾出不少破事。但喜欢打游戏,相信还是刻在基因里面的东西。早在1999年,还在念大二,那时同学就不能理解我为啥用着赛扬433+128MB内存+TNT2显卡的高配置玩模拟器。

其实那时用模拟器的人很多,多数人就是用模拟器玩拳皇,包括拳皇97、98、99.那时我们玩拳皇的时候的模拟器是专门针对SNK游戏的,叫啥子忘记了(快30年前的事情了,现在让我发一套八神的连招都费劲了)。
不过,我个人自始至终最喜欢的街机模拟器还是NANE,没有之一。无他,这款模拟器满足了我大而全的期望,它的初衷就是能模拟一切的街机游戏,跨越时代、跨越平台、跨越2D/3D,可以说百科全书级别。

而且,很早就内置了作弊码,对于以前氪币才能打通关的游戏,开作弊就轻轻松松了,挺能满足我这种又菜又爱的人。
至于作弊码?不好意思,我就单机玩家,我菜,我自豪,电竞我确实是谁也打不过。哪怕是上古的拳皇98、星际争霸,也就是校内随便虐,网吧五五开,比赛一碰碎的渣渣而已。

当然了,没有玩够的何止街机。当年在《电软》上面天天吹的游戏,多半也没有玩过。有模拟器自然是安排上的。
超任上面的各种RPG、SLG,比方说太空战士6、火焰纹章、机战4、浪漫沙加、前线任务一类的经典。最可惜的是,皇家骑士团、超时空之钥并没有在后面次世代主机上面延续多久就结束了。尤其是后者,脑洞大开的叙事和剧情,鸟山明参与的游戏。
当然了,也有人叫时空之轮,就好像前面说的太空战士,现在多数人都用更加正规的最终幻想称呼,您喜欢就好。

由于玩模拟器的关系,经常去网吧泡模拟器网站,直到2000年下半年能在家拨号上网之后。
那时比较知名的模拟器网站叫做EMU-china、EMU-Zone,可惜再也找不到当年的社区和人了。那时从小白一路混成版主(一开始很菜,被天天骂;后来厉害了,大家都骂不过我了),也认识了不少模拟器领域的大人物。
比方说,GBA模拟器之一的莫妮卡。这位仁兄当然是公的,单纯是因为喜欢张国荣的那首《MORICA》而用了这个ID。得益于这位仁兄的蛊惑,还参与过好几个GBA游戏的汉化工作。
其实,我至今都不会日语,单纯会一点编程(毕竟我大学正儿八经就是为了成为码农而努力的),用简单的程序来辅佐一下日文转中文的字符指针转换。具体细节,真的忘记了。

不记得是从2003年开始还是从2004年开始,玩模拟器少了。也许是因为手速变慢了,工作变多了,游戏补完计划差不多完成了又或者和媳妇一起了。

拨号上网的时代,上个模拟器网站、更新一下自己的个人主页都费劲。至于下载MP3之类的,压根不敢想,56k的小水管要下载到啥时候啊。
第一次在别人家,看到ADSL上网下载的速度,比起听的速度还要快(平均3.4MB一首,128KB码率的mp3),我惊呆了。以至于,家里第一次使用ADSL的晚上,我第一时间就到处去找动画下载。
小时候,尤其是TVB很多动画压根就没法看到结局的。有部分是因为上学错过了,更多的是TVB并没有买全。早在RMVB碟片流行的时代,已经不少人补番。不过多数也是电视剧为主,我当时打卡的是《101次求婚》。动画相对来说不多,我那时还买了《剑风传奇》,几乎所有人都追着我催更。

那时上网找动画,找的都是自己看过但是没有看完的动画,比方说前面说的剑风传奇,也就是现在译名烙印骑士,篮球飞人的全国篇。可喜至今都没有实现,尤其是剑风传奇,作者都已经离世多年了,相信没有人知道真正的结局是什么。
再过二三十年的话,鄙人下去给大家催更一下。烧纸就别了,现在给我一键三连加关注好了。

说起来,G1版的变形金刚就是我们家乡生产的,也就是常说的南海货。厂子就在我家两公里左右的地方,当年不少同学靠着捡垃圾(工厂扔出来的次品配件)拼出完整的变形金刚,那时拉不下脸。尤其是有人因为捡垃圾晒伤出线脑膜炎之类的问题以后,更加没有这个想法。至于晒伤和脑膜炎有啥关系?别问,我是码农出身,不是学医的。
家父是开小工厂的,也买过不少变形金刚送礼。我不敢问,问了也就是........反正八岁以后,父亲就没有给我任何新玩具。
别说变形金刚了,小时候我妹妹有一辆能坐上去的玩具车(幼儿园幼童),我也只能看看。我比妹妹大七岁,而且一直和瘦小没有一毛钱关系。至于遥控车,我第一次摸这东西,还是托我女儿福。媳妇给女儿买,我玩了十分钟不到就索然无味。


这个柱子哥也是因为借口拍北通的手柄,顺便买的拍摄道具。讽刺的是,我连研究如何变形的心思都没有了,变形还是媳妇去完成的。
虽然说,得到了还是没有快乐过,但好歹也算是得到了。毕竟这种花钱还能实现的事情还好办,最怕是花钱也实现不了的。

比方说,念书的时候踢球夸下海口,说一场比赛能踢进三个任意球破门,就染一个小贝一样的金发纪念一下,
可惜十年前就完全离开足球场了,现在追个公交车都费劲,而且现在的发量就是染个黄毛都费劲。讽刺的是,踢球的时候因为踢法和位置的问题(边锋、前腰、组织者,我是7、11、10号位置都能打),没少挨踢的,尤其是最初踢边锋的时候,那时倒是毫发无损。
反而退役五年后,莫名其妙的一次脚麻摔倒导致骨裂,一不留神就一百天无法上班。也是因为这次弄伤,导致了丢掉的爆发力彻底完了。现在就是爬山、爬高楼一类的活动,都得时刻惦记着自己的膝盖能不能承受了。
而且,现在就是看球都没有以往的激情了。过往的比赛没有现在的激烈,也没有现在的高节奏,但相对而言个性球星,即兴表演会多一点。现在的球星,不好意思,真的脸盲分不清。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