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小米 SU7 UItra 碰撞起火致 1 死,官方通报:司机涉嫌酒驾

汽车科技 I 渝码科技‍10月13日,成都一起交通事故引发全网关注。一辆小米SU7在高速行驶中失控碰撞后起火燃烧,事故造

汽车科技  I 渝码科技

‍10月13日,成都一起交通事故引发全网关注。

一辆小米SU7在高速行驶中失控碰撞后起火燃烧,事故造成驾驶员不幸身亡。

而随着警方通报出炉,事故真相逐渐清晰:这并非车辆自燃,而是由驾驶员酒后驾驶引发的严重交通事故。

据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通报,2025年10月13日凌晨3时18分许,驾驶员邓某某(男,31岁)驾驶一辆川AC****9号小型轿车(经证实为小米SU7 Ultra),沿天府大道由北向南行驶。

车辆在通过天府五街路口后,与前方同向行驶的一辆小型轿车发生碰撞,随后失控越过中央绿化带,车辆起火燃烧。

该事故造成邓某某当场死亡,两车不同程度受损。

经现场检测,邓某某涉嫌酒后驾驶机动车,目前事故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高速摇摆、猛打方向,目击者还原惊魂瞬间

多段现场行车记录仪视频显示,事发前该车行驶状态异常,车身左右摇摆,疑似驾驶员操控失常。

在接近路口时,车辆以极高速度从右侧超车,随后疑似为避让右转车辆猛打方向,失控撞上绿化带并翻滚至对向车道,瞬间燃起大火。

由于火势迅猛,多名热心市民虽第一时间上前救援,徒手砸窗、使用灭火器扑救,但因车门无法打开,最终未能成功救人。

消防人员到场后,使用电锯切割车门才将车内人员救出,但驾驶员已无生命体征。

起火≠自燃,剧烈碰撞是主因

事故发生后,不少声音将焦点对准“新能源车自燃”问题。

但根据警方通报和现场情况分析,此次起火是剧烈碰撞导致车辆结构损毁、电池系统受损所致,并非车辆静态“自燃”。

专业人士指出,在如此高强度的碰撞中,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都存在起火风险。

电池热失控虽然是新能源车的特殊风险点,但其触发前提往往是严重事故。此次事件的根本原因,是酒驾与超速叠加下的驾驶失控。

车门锁死再引争议,隐藏式门把手安全设计受拷问

此次事故中,车门无法从外部打开成为舆论关注的另一焦点。

现场视频显示,多名路人尝试拉开小米SU7 UItra 的隐藏式门把手,但未能成功。最终依靠消防破拆才进入车内。

但这并非隐藏式门把手首次在事故中引发争议。当车辆发生碰撞后,高压系统自动断电可能导致电子门锁失效,若缺乏可靠的机械应急开启装置,将极大增加救援难度。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工信部已发布《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提升车门外把手在事故后的可操作性,尤其是针对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新技术,提出新增“事故后功能”“操作空间”等安全标准。

此次事故,或将加速相关强制性国标的落地进程。

小米股价应声下跌,企业安全承诺面临考验

受此事件影响,小米集团港股10月13日盘中一度暴跌超8%,最终收跌5.71%。

尽管事故主因系驾驶员酒驾,但作为一家主打“极致安全”的新势力车企,小米汽车再次被置于舆论聚光灯下。

这已是年内第二起引发广泛关注的小米SU7严重事故。此前在安徽,一辆SU7标准版因高速撞击起火致3人遇难,已引发对车辆碰撞安全与电池防护的讨论。

如今叠加酒驾事故中的救援困境,小米汽车在智能、性能之外,如何兑现“全栈自研安全体系”的承诺,正面临严峻考验。

总而言之,敬畏规则,才是最大的安全

每一次交通事故的背后,都是生命的消逝与家庭的破碎。我们应明确:酒后驾驶是违法行为,也是夺走生命的“头号杀手”。

再先进的车辆,也无法为违法驾驶兜底。

而这起悲剧提醒所有人:安全驾驶,始于每一次上车前的清醒选择。科技可以提升容错空间,但永远无法替代对规则的敬畏。

评论列表

拜拜宝贝
拜拜宝贝 3
2025-10-14 00:02
反正一出事就往用户头上推 从来不敢承认产品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