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铁轨上的国家脉搏:从抗战烽火到复兴之路

2025年9月3日,济南客运段重庆二组的乘务员们通过手机屏幕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

2025年9月3日,济南客运段重庆二组的乘务员们通过手机屏幕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时,铁路与国家命运交织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济南客运段重庆二组的乘务员们透过手机屏幕凝视着阅兵式时,脑海中浮现的是济南铁路百年沧桑与新时代发展的交织图景。

1938年6月,日占时期的济南列车段在刺刀下成立,五六十名职工在日军监视下维持着胶济、津浦铁路的运转。那时的铁轨是侵略者的工具,每节车厢都承载着民族的屈辱。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接管的济南区铁路管理局虽恢复运营,但在内战烽火之中,铁路始终在动荡中挣扎。直到1948年济南解放,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济南铁路管理局的成立才真正开启了人民铁路的新纪元。

在济南客运段的发展史上,1946年招收的100名青年学生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铁路客运人的缩影。他们从“和平号”“胜利号”特别快车的服务生做起,用青春在铁轨上书写着对新生政权的忠诚。当1949年开国大典的礼炮响起时,济南至浦口的列车正穿梭在齐鲁大地,将胜利的消息传向四方。在今天的阅兵式上,99A主战坦克方阵碾过长安街的轰鸣,让我们想起济南铁路局1950年代修复战争损毁线路的艰辛。那时,铁路工人用镐头和铁锹重新铺就的每根枕木,都是对“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回应。

当东风-61洲际导弹方阵亮相时,仿佛看到1980年代京沪铁路电气化改造中,铁路职工在高压线下冒雨作业的身影一一他们用汗水浇筑的,不仅是电气化线路,更是国家崛起的基石。当女兵们迈着铿锵步伐通过天安门时,眼前浮现出女乘务员在列车上为旅客递上热水的场景。同样是制服下的坚守,前者守护国家安全,后者传递人间温暖,共同诠释着“责任”二字的千钧重量。看着阅兵式上整齐划一的步伐,联想到铁路客运服务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从购票的便捷到乘车的舒适,从服务的贴心到安全的保障,铁路客运不断满足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需求。

滑动可观看其他图片当阅兵式结束,和平鸽腾空而起的瞬间,我们的列车也在铁路线上疾风驰骋。当旅客们透过车窗欣赏沿途风景时,我们正在检查行李架上的物品摆放、对特殊旅客进行关注叮嘱,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实则是“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承诺的具体落地。

曾经的老职工用手写的《服务手册》记录工作。泛黄的纸页上,“旅客至上”四个字依然清晰。如今,我们用智能系统升级服务,但核心始终未变。这种传承,在阅兵式老兵方阵通过天安门时得到最深刻的诠释——当90岁高龄的抗战老兵举起颤抖的右手敬礼时,全场爆发的掌声,正是对“不忘初心”最响亮的回答。

站在铁路客运发展的长河中回望,此次阅兵仪式宛如一座熠熠生辉的里程碑,串联起铁路的往昔与今朝。回溯铁路发展史,从蒸汽机车时代那冒着浓烟、缓缓前行的笨重模样,到内燃机车带来速度与动力的提升,再到如今高铁如银色巨龙般风驰电掣,铁路客运的每一次变革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与汗水。在这条永不停歇的钢铁动脉上,每个铁路人都是时代的参与者,每列火车都是流动的国土,每次服务都是家国情怀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