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供热季的序幕缓缓拉开,热力公司的调度中心又进入了一年中最紧张的时刻
随着供热季的序幕缓缓拉开,热力公司的调度中心又进入了一年中最紧张的时刻。每一条调度指令的背后,都关系着千家万户的温暖和企业的运营成本。然而,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也再次浮出水面。
“气温降1度,热量加多少?你的依据是什么?”
这句直击灵魂的拷问,或许是许多供热企业管理者和一线调度员心中挥之不去的难题。在传统模式下,调度指令的下发,往往高度依赖于“老师傅”们的个人经验。他们凭借多年的从业直觉,结合天气预报和过往记忆,做出判断。这种“手艺活”在过去保障了供热系统的基本运行,但其弊端也日益凸显。
告别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的双刃剑:我们正面临的挑战
我们尊敬并感谢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调度员,他们是热力行业的宝贵财富。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单纯依靠经验进行调度,正面临着三大挑战:
难以标准化: 个人经验无法量化,不同的调度员可能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导致供热调节缺乏统一性和稳定性。
传承困难: 宝贵的经验难以系统性地复制和传承,一旦核心人员变动,可能对整个热网的平稳运行造成冲击。
优化瓶颈: 在追求精细化管理和节能降耗的今天,仅凭经验难以实现最优调节,容易造成能源的“粗放式”消耗或供热品质的波动。
如何打破“拍脑袋”决策的困局,让调度指令拥有科学、精准的数据支撑?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关乎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问题。顺易天翔凭借在供热领域近30年的深耕,给出了答案。
从经验到循证顺易天翔智慧供热系统管控平台,其核心的【智能调度】模块,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痛点而生。它通过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供热工艺深度融合,旨在帮助热力企业完成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革命性转变。

让数据成为你的首席调度顾问
核心武器一:热网负荷预测
“未知”是决策最大的敌人。顺易天翔的【热网负荷预测】功能,让未来不再模糊。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天气预报搬运工,而是综合了历史运行数据、气象参数(温度、风力、风向等)、建筑类型、供热面积等多维度信息,通过先进的AI算法进行建模分析。
平台能够精准预测出未来数日(包括昨日、今日、明日、后日)在不同室外温度下的热网总需热量,并以直观的曲线图和数据列表呈现。这意味着,调度员在做出决策前,已经清晰地掌握了未来48小时内热网的“脉搏跳动”。

顺易天翔智慧供热平台-负荷预测功能界面
流程再造:一种更高效、更科学的调度新范式
有了强大的数据预测能力,传统的工作流程得以重塑,形成一个高效、精准、可追溯的闭环管理体系。

核心武器二:调度指令
当调度员基于负荷预测结果做出决策后,【调度指令】功能便将决策转化为标准化的执行命令。调度员可以在平台内录入每日热网需要的各项供热参数(如供水温度、压力等),形成清晰、规范的“调度令”。
这份调度令不仅可以一键下发至生产端,指导热源按需供热,还可以自动归档、查询、导出,甚至定时发送至指定邮箱。这彻底告别了口头传达或手写记录的模糊与错漏,让每一条指令都有据可查,为后续的复盘分析和持续优化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产。

顺易天翔智慧供热平台-调度指令功能界面
价值升华
从“拍脑袋”到“看数据”,带来的绝不仅仅是工作方式的改变,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解放人,优化系统,温暖万家
对企业而言:实现了“企业可省”。通过按需供热,有效避免了“看天烧火”式的能源浪费,在保证供热品质的前提下,显著降低煤、电、水等生产运营成本。正如在华能大庆热电、五大连池国昌热力等多个成功案例中验证的,数据驱动的智能调度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节能效益。
对调度员而言:这是 一种“人文关怀”式的解放。他们不再需要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去进行模糊的经验判断。AI和数据成为了他们最可靠的助手,让他们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更有价值的宏观调控、应急预案和系统优化中,实现了个人价值的提升。
对热用户而言:最终实现了“百姓可感”。精准的供热调节意味着更恒定、更舒适的室内温度,有效解决了“冷热不均”的顽疾,大幅提升了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供热初期,不再是手忙脚乱的开始。当调度指令的发出不再依赖“拍脑袋”,而是源于数据的精准洞察时,我们迎来的将是一个更经济、更高效、更智慧的温暖季节。
智慧供热转型是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路径,您所在的企业或行业对此有何看法?关注我们,欢迎分享您的见解或实践经验!
#智慧供热 #供热节能 #降本增效 #精细化管理 #供热数字化转型 #安全生产 #节能 #降耗 #可视化 #热网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