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女排世锦赛落幕,意大利登顶,中国女排已全面落后!把郎平、朱婷请回来还来得及吗?

女排世锦赛已尘埃落定,最终意大利女排夺得冠军,土耳其第二,巴西第三,决赛四场比赛,3场都打成3:2五局大战,可见竞争之激

女排世锦赛已尘埃落定,最终意大利女排夺得冠军,土耳其第二,巴西第三,决赛四场比赛,3场都打成3:2五局大战,可见竞争之激烈。

近些年来,意大利已经连续拿到奥运会、世界女排联赛、世锦赛的冠军,成为继中国女排之后又一个实现大满贯的冠军之师。

从这次世锦赛各国女排的表现能够看出,世界女排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各个国家都在进步,强队林立,而反观中国女排,输给从未输过的法国女排,止步十六强,最终名列第九,可见中国女排实际上已经全面落后。

这个落后确实是全方位的,排球的技战术理念、教练团队的执教水平、球员的个人实力和得分手段,方方面面都已不是世界前列。

目前女子排坛,意大利、土耳其、巴西属于第一档次。

波兰、日本、美国、荷兰属于第二档次。

中国女排打好了也是第二档次,打不好,可能就是第三档次了。

男子化:

当今世界女排的技战术体系和整体风格越来越男子化,这次的冠亚军意大利女排和亚军土耳其女排都有极具男子化的球员,比如意大利的埃格努,土耳其的巴尔加斯和卡拉库尔特,她们的身体素质极好、扣球势大力沉,我们中国女排以往引以为傲的小快灵,在这种大砍刀、大斧头一样的打法面前,已经弱势尽显,就比如名次最好的亚洲球队日本女排,以小快灵、后排防守出众著称,但是面对土耳其和意大利大刀阔斧的进攻也是不堪一击,尤其是遇到关键球,真是毫无还手之力。

我们中国女排也是如此,防守甚至还不如日本女排,而且缺少男子化的技战术打法,也缺少偏男子化的队员。

强力接应:

其实这个话题已经不新了,属于老生常谈!放眼如今的世界女排,意大利、土耳其、巴西、日本、美国、荷兰、波兰、法国,世界前八的队伍,哪个队伍没有强力接应?

尤其是意大利和土耳其,她们之所以那么厉害,能在近些年雄霸赛场,不就是拥有像埃格努、巴尔加斯一样的强力接应吗?

不接一传,在关键时刻、传球不到位的情况下也能攻城拔寨、有效得分。

可是反观中国女排,呼唤了这么多年了,始终没有一个强力接应,从陈忠和时代的白云,到蔡斌一进宫时的梅楚革新(让王一梅打接应),再到郎平时代的刘晏含,以及蔡斌二进宫时的陈佩妍……这些强力接应不是练废了,就是不适合国家队的整体打法而被放弃。

球迷们也明白,咱们亚洲人的体质和欧美的运动员没法比,但是这次打进四强的日本女排,也是亚洲队伍,她们的接应也属于强力接应类型,个子不高,也不接一传,主要负责进攻。

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尝试这种打法,不一定以强力接应为主,但起码要有这样的战术,这样的配备和这样进攻极强但一传防守一般的队员存在吧。

换句话说,我们得培养自己的强力接应,不能完全脱离于时代!

一方面是丰富战术安排,另一方面,你有这样的球员和打法,才知道怎么去布防,如何有效的限制对手的强力接应。从世界女排联赛到世锦赛,各个国家的强力接应一打我们中国女排就人来疯,我们根本拦不住,因为我们自己没有这样的打法和球员,连国内排超联赛都不多见。试想一下,如果每个省队都有自己的强力接应,哪怕是外援,是不是我们在国际大赛进行拦防时就能更得心应手了?

归化球员或外国教练:

归化球员这个话题可能更为敏感,这次的冠亚军意大利女排和土耳其女排的强力接应,都是归化球员;日本女排、法国女排能在短时间内有这么大的进步,也是因为请了外国教练。

反观我们中国女排,在陈忠和、郎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有着国际视野和丰富带队经验的出色教练。蔡斌已经用两次主教练经历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有一点但不多(庄宇珊、吴梦洁就是被他给耽误了,如果在上个奥运周期就早点舍弃王云蕗,大力培养庄、吴两人,现在应该已经能挑大梁,不至于关键比赛掉链子;还有在二传、接应、副攻等其他位置上,也是吃郎平的老本,没有培养出什么新人);赵勇,虽然有勇,但真的无谋(从他带两个年轻且没大赛经验的二传就能看出来,太鲁莽太冒进,非常不合理也不负责任,起码带一个有经验的老二传啊),自己省队还没整明白呢,国际大赛经验更是欠缺,多次比赛过程中,当队伍出现困难、队员们需要教练给予技战术方面的指点和安排时,赵勇都说不出什么有用的话,只是一味的鼓励安慰。包括这次对阵法国女排也是,非常明显的准备不足啊,不仅仅是年轻队员心态不稳,主教练及其团队也没有做好充分和万全的准备!而且临场阅读比赛的能力差,应变能力也差!

事实证明,除了郎平,现在没有一个教练有这个能力,可以把中国女排重新带回世界之巅;如果郎平因为年龄、身体的原因,无法继续承担主教练之职,那么排协有没有可能打开思路、放开心胸,邀请外国教练来带领中国女排呢?

事实证明,他们没有,宁可用一个省队并不成功的教练,也不愿意勇敢的走出那一步!

外国教练不可能,归化球员就更不可能了。

球星

今年中国女排重组,教练团队的发言人杨昊就一再强调,我们中国女排打的是整体排球,其实就在传达一种理念“去球星化”,不宣传球星的作用,也不依赖个别球星。

这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在弱化像朱婷、袁心玥、张常宁,包括李盈莹这些球星的价值。

——我们是一个年轻的球队,我们没有球星,我们靠整体打球。

但是纵观这次女排世锦赛,意大利有埃格努、安特罗波娃,土耳其有巴尔加斯、卡拉库尔特,巴西有加比,世界前三的队伍,可都是有一锤定音、关键时刻起到核心作用的球星。

就像当年郎平执教、中国女排获得世界冠军的时候一样,我们也是依靠整体,但我们也有像朱婷这样的球星。

一支世界强队,整体要强,但必须得有球星啊!

如果今年世锦赛,能够及时召回朱婷、袁心玥,关键时刻,当小将不下球时,朱婷上场,可以预想,结果肯定不一样!

发球、拦网

世界前三之间的比赛,她们的发球、拦网是真的强。

巴西和意大利那场二分之一决赛,巴西光拦网一项就拿到22分,相当于快拦下一局球了!

意大利和土耳其的冠亚军之战,意大利也是依靠拦网取得最终胜利。

反观我们中国女排,曾几何时的“中国长城”已形同虚设,拦网这项技术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好的时候一场球能拦到10分?差的时候,连5分都没有!

这说明什么?我们不仅没有球星,没有强力接应,我们也没有好的拦网手(副攻)!

包括发球也是,埃格努、巴尔加斯在关键时刻还能发出一击毙命的S球,这些世界强队都是从发球就开始下功夫,从发球就开始攻击和制约对手,人家的理念非常之新。

这次把我们挡在八强之外的法国女排,也是依靠发球、抓住我们的弱轮,最终让我们饮恨败北。

再看看我们自己,发球一个比一个菜,关键比赛还失误频频。

通过以上种种分析,中国女排止步16强是不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打球的理念落后,教练团队不行,没有球星和强力接应,发球太菜,拦网很差,再加上年轻队员关键时刻掉链子,结果只能一败涂地!

解决方案:

第一,打开心胸、敞开怀抱,召回朱婷、袁心玥这些明星球员!真诚的邀请朱婷等老将回归,我不信这些老队员不愿为国效力!不管怎样,先把她们纳入国家队大名单,只要态度诚恳,她们一定不会拒绝!

第二,请郎平重新出山,如果确实因为个人原因无法实现,就破釜沉舟,请外国知名教练!带队理念必须与世界同步,必须更新!

第三,着力培养强力接应,打开思路,不拘一格降人才,只要攻击力足够强,可以不接一传;甚至可以把规化球员提上日程!

第四,苦练发球技术和拦网技术!还有不能忘了一传和防守!

作者:蓝雨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