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羲和易传》之升卦九二爻辞新解

各位易友,欢迎观看《羲和易传》,今天我们来学习升卦九二的爻辞。前面我已经解读了5个爻辞,可能有人认为我是拿历史人物和事件

各位易友,欢迎观看《羲和易传》,今天我们来学习升卦九二的爻辞。

前面我已经解读了5个爻辞,可能有人认为我是拿历史人物和事件生搬硬套拼凑出来的文章,其实不然,《易经》之所以能够称之为“经”,是因为他从过去到现在都有应用的价值,如果过去的“经”不能用来分析解读现代的历史人物和事件,那么他就会毫无生命力,也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那样就更不值得我们研究了。我们可以做个比喻,现在人们看到的《易经》其实已经面目全非,就好像一副装在骨灰罐里的零乱的人骨,我们如果要见识到他的本来面目,必须先将这些零乱的骨头拼凑成一副完整的骨架,然后再让这副骨架上生出血肉长成一个人身,最后再为这个人身注入灵魂恢复生机。我们的前人已经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是一直都在摸索,目前我仍然在担负和继承前人的这一份事业,也可以说在从事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考古,希望有人能够领会读懂他,和我一起把《易经》发扬光大。

今天我们解读的是升卦九二的爻辞,要理解爻辞,我们首先需要来了解一下“升”字的含义。

升,甲骨文在"斗"上加一横,表示“从斗中分米”,所以 “升”和“斗”由古代官员掌握。粮食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在古代具有交易量大、流通面广、收支频繁等特点,如交租、纳税、买卖、易物、支付报酬,大都是以粮食作为折算。米斗是随着粮食生产而发展出来的用具,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上写道:“其收赋税于民以小斗受之,其禀予民以大斗,行阴德于民。”春秋时田釐子任齐国大夫,暗施仁惠于民众,收取赋税时是用小斗量,赐给百姓粮食则用大斗。但是,这一时期各地的米斗,并没有统一的度量标准,米斗的大小容积因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小的区别。直到秦代统一了度量衡,汉代又进一步制度化,十升为斗、十斗为石的标准才被固定下来。由此可见,在古代“升”由官员掌控,因此,升代表了职位升迁的意思。

说到官运亨通、平步青云,今天我们需要谈到一个人,他在近代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也是那个时代的“奸雄”,我想大家已经猜到是哪位了,不说了直接上图吧。

当年“奸雄”在北伐前玩弄权术手段,篡得了“北伐军总司令”的头衔,可谓是“升官有道”呀。

解读了升字的意思,我们现在可以进入主题了,一起来看看升卦九二的爻辞:“孚乃利用禴、无咎”,由于爻辞较短,这里就无需断句,逐字解释后我们再总结翻译。

“孚”字甲骨文由“爪”和“子”构成,“爪”表示“控制”,“子”表示“儿子带领的士兵”(兵权),所以“孚”字表示“控制兵权”的意思,到底怎样才能控制兵权呢,在封建王朝父亲往往利用与“儿子”之间的血亲关系建立信任,达到控制兵权、稳定政权的目的。因此,“孚”字的引申意思就是“建立信任”。当年北伐战争势如破竹、取得成功正是由于两党建立信任、亲密合作的结果,可惜奸雄后来发动政变,篡夺革命果实,改变了革命进程。

“乃”字甲骨文像女子的乳房,是每一个幼儿发育成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的来源,因此“乃”字就是“需要”的意思。

“利”字在这里是“最好的方式”的意思。

“用”字在这里是“使用”、“采用”的意思。

“禴”禴祭是古代君王的祭礼,夏祭曰禴,用“合奏不同乐器”的方式祭祀上天,因此,“禴”有“合奏”、“密切合作”的意思。

字的含义解读出来后,那么“孚乃利用禴”的意思就是“建立信任最好需要采用亲密合作的方式”。爻辞的意思言简意赅,可惜“奸雄”当年违背经书的指引,不知道运用趋吉避凶的道理呀,还因此将自己的“黄金搭档”推向了对手的怀抱,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

“无”字在这里的意思是“不会”。

“咎”在我在《〈羲和易传〉之蛊卦初六爻辞新解》里分析过,就是“追究责任”的意思。

“无咎”的意思就是“不会被追究责任”,确实如爻辞所言直至“奸雄”败退台湾,他也没有因为当年破坏合作受到任何惩罚。

综上所述,整个爻辞的解释就是:建立信任最好需要采用亲密合作的方式,不会被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