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有些历史一辈子都不能忘,《南京照相馆》里的骨气

有人说,现在的人太容易遗忘了。忘记了历史,忘记了屈辱,而有的历史一辈子都不能忘记,有的仇恨一辈子都不能泯灭,家仇国恨,尤

有人说,现在的人太容易遗忘了。忘记了历史,忘记了屈辱,而有的历史一辈子都不能忘记,有的仇恨一辈子都不能泯灭,家仇国恨,尤其是后者应该一直激励着我们一辈辈地传承下去。国家可以不要赔偿,但民族不能遗忘。

涉及到抗战和抗美援朝的影片,总是能够看得人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南京照相馆》虽然没有刻意宣扬苦难,但只是一些静静呈现出来的图片和画面,就已经让人感同身受,这是一种切实的代入感,是深深地刻印在脑海里可以想象到的画面,甚至或许更加悲惨和凄厉。只是影片没有刻意去渲染罢了。

国弱被人欺,这是颠仆不变的真理,在任何朝代,任何时光的岁月里皆是如此,无论文明如何进步和发展,无论科技如何颠覆人们的认知,这种刻在骨子里的东西是不会改变的。透过平民的视角,让一卷卷血色底片,照亮民族最暗的长夜。30万同胞就这样被凄惨地杀害,这种仇恨根本无法忘记。

日军站在堆积如山的尸体旁狞笑,刺刀上的血迹尚未干涸。影片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真实罪证影像,以一家照相馆为切口,揭开1937年寒冬南京城最黑暗的人性挣扎与觉醒。那些记录着“百人斩竞赛”、江边集体屠杀、街头横尸的影像在显影液中浮现,照相馆暗房红灯下,每一张底片都是滴血的证词。

邮差阿昌,为活命冒充学徒,却在暗房罪证前觉醒;翻译王广海,用日语技能换取生存的投机者,在救人与背叛间挣扎;龙套演员毓秀,怀揣明星梦的普通女子,战争碾碎了她所有幻想;照相馆老板老金,从记录市井烟火到被迫冲洗同胞罹难照片;一群素不相识的普通人,在至暗时刻完成心理蜕变。当这群百姓从“洗照片是为活命”转变为“藏照片是为真相”,个体求生本能升华为民族集体抗争蜕变,就是一个民族觉醒的开始,当普通民众都有了一份民族大义的时候,这个民族才有希望。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电影来自于真实故事的还原,1938年,南京华东照相馆学徒罗瑾、吴旋冒死藏匿一系列日军暴行照片,这些影像后来成为东京审判关键证据。影片中阿昌将底片缝入棉袄穿越封锁线的剧情,正是向这些无名英雄致敬。“在南京最黑暗的夜里,我们不是英雄,只是不想让死去的人白死。”如今的南哥和十三太保也是人们热议的焦点,从另一个角度的崛起,才是不忘历史的一种缅怀,在更多的战役中取得胜利,才无愧那些屈死的亡魂。

在各种搞笑短视频横行的时代,其实我们更需要这样有骨气的一些影片的传播,《南京照相馆》撕开了历史的血肉,让我们看见那些被定格的惨剧背后,是无数普通人用生命完成的抗争。“我们记住的不是仇恨,而是不让黑暗重临的勇气。”

大好河山,寸土必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阿昌对着伊藤吼出:教敷营,雨花台,挹江门,中山门,中华门……我们中国人不许可你们这么糟蹋!一张底片,记录的是历史真相;一帧画面,承载的是民族记忆。“他们想拼命掩盖的,正是我们必须铭记的、好好保护的。”

其实,这类影片完全适合儿童和学生观看,没有血腥的渲染,是历史真实的还原。不要假惺惺地说什么“不愿也不忍再去揭开记忆深处关于民族关于同胞关于逝去亲人的伤疤”,只有铭记历史,才能继续前行。高叶饰演的女演员,都知道亡国恨的悲伤,唱过穆桂英也唱梁红玉,也知道不能当千古被骂的汉奸走狗。如今的岁月静好,正是前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这盛世如他们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