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讲述中国古代100位著名诗人之张九龄》

在这里讲述中国古代100位著名诗人之:张九龄。公元678年,岭南韶州的晨雾尚未散尽,曲江水面的涟漪还托着残星,一株新松已

在这里讲述中国古代100位著名诗人之:张九龄。

公元678年,岭南韶州的晨雾尚未散尽,曲江水面的涟漪还托着残星,一株新松已悄然破土,他便是张九龄,一名博物,字子寿。他的生命伴着这南方水土的清润,在暖风中缓缓舒展。彼时大唐初褪青涩,正朝向盛世巅峰踱去,这颗诞生于岭南的文星,尚在晨光与露水里,默默积攒着日后要照亮朝堂与诗坛的能量。

年少时的他,才情便如初春融雪汇成的溪流,清澈而欢畅地穿过山林与石涧。七岁那年,他提笔书写文章,字句如初生的藤蔓舒展新叶,使见者无不惊叹;十三岁时他以文书拜谒广州刺史,文字间已可见如新竹破土而出的挺拔与清直。后来他沿着梅关古道北上长安,一路的驿站孤灯照亮了他的羁旅之思,零落的马蹄声轻轻敲打着他的诗行韵律。尽管还未经历太多人世的风霜,他的词句间却已生长出苍茫的意境,宛如一株幼松,初生之时便怀抱着触摸云天的气度。

他的诗,仿佛是盛唐华宴上那一盏素白玉瓷中盛着的清透雪水,在繁华喧嚣里独自散发着静谧与深长的气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不过短短十个字,却铺展出一幅相思无垠的千古长卷,月光如水银倾泻,潮声轻抚着人间的思念;“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如同幽兰生长在空谷之中,清雅的芬芳自然流溢,不依靠东风吹送也不屑于尘世夸赞。那些诗句常常可见孤鸿的影子掠过寂静寒潭,清冷的月光洒满空旷庭院,疏朗处能望见星辰垂落天际,密实处仍可听见流水潺潺低语,字与字之间仿佛有清风吹拂,留下自然的回响和心灵的轻柔震颤。

即便身处朱紫官袍之中,他的心灵仍时常漫游于清泉与白石之间。他的诗句不仅是笔墨的留迹,更是灵魂的映照:“幽林归独卧,滞虑洗孤清”,官袍纵然华贵,从未改变他如兰草蕙草般的纯洁本质;朝政事务纵然繁忙,也不曾减损他对山林幽谷的神往与眷恋:“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一颗热爱山水的心,也爱着诗和黎民;他是那个时代少有的一位诗人,能将庙堂的庄严与山水的灵性完美交融:“溪流清且深,松石复阴临”,就像明月同时照亮金碧辉煌的宫殿与寂静无声的松枝。

晚年的唐玄宗沉湎于声色,朝堂上浊气四溢,他因直言进谏而被放逐荆州,政治的风霜渐渐染上他的衣袍,可他的诗歌却愈发清澈而深邃。他写下“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不因贬谪而消沉意志,反而借丹橘寄托了自己坦然而坚贞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