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翻周某某以前的朋友圈。订婚前,里面几乎全是那个女孩。毕业旅行的照片,一起吃生日蛋糕,520送的玫瑰花。看着挺好的。
订婚以后,两年,就发了5条动态。3条都跟加班有关系。朋友还开他玩笑,说他 “恋爱过了保质期”。他就笑笑,那笑看着有点累。谁知道呢。
成年人,不高兴了,可能就是朋友圈不发了。
丈母娘这个人,村里人都知道,厉害!老头是个木匠,老实巴交,在家说的不算。大部分村民都不和她家来往。
丈母娘对婚礼上的种种细节很在意,比如纠结烟酒,糖果档次和改口费,还希望男方额外准备钱。
他们这对新人从订婚到婚礼的两年里,商量婚礼的流程以及家庭琐事上,一直都是摩擦不断。
前段时间,酒店请客和迎亲车的环节也出现过一些争议,有些要求让男方和家里特别紧张。
婚礼前,周某某家筹措彩礼和婚宴费用,经济压力很重,他们努力把事情办好,但始终有些事让大家感觉不自在。邻居和村里阿姨都知道女方母亲爱计较,涉及钱和面子总想着要排场。新郎家却为了结婚已经掏空了积蓄。
订婚酒席上,周某某当着大家的面说,“以后都听岳母的”。说完,别人都笑了,他自己低着头,一口把酒喝完。

后来的事,就是钱。反复谈钱,谈房子,谈户口。每一次谈,都像是在拔河。拉扯的不是钱,是人的那点劲儿。
什么事儿压垮了他?
房贷要还,外面还借了钱。感情里面不平衡,外面人还指指点点。心里那根弦,拉得太紧了。哪天多了一点点重量,就断了。
试着去沟通,一次不行。再试一次,还是不行。次数多了,人就不想再试了。人就想跑。他选的路,太绝了。留下一堆烂摊子,谁都不知道怎么收拾。

新郎29岁,叫周某某。
新娘也是29岁。
两个人谈了7年。
有人问,怎么就能走到这一步?

婚礼,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面子?还是为了两个人能好好过日子?如果为了办一场婚礼,两个人都被掏空了,那还有什么意思。
有的父母,觉得要多要点钱,是给女儿争面子。
有的男人,觉得答应所有要求,才是爱。结婚前一夜,他还在好友群里算账:“30桌变50桌,每桌多一千,烟换中华,酒换茅台,算下来等于我三年白干。
可钱的事情,哪里有个头?
结个婚,好像变成了生意。清单一条条列出来,一项项去谈。谈不拢,就僵着。幸福这东西,就成了摆设。好看,一碰就碎了。
事情发生后,旬河的水还在流。周某某这个名字,停在了他29岁这一年。很多人忘不了他跳下去的那个样子。也忘不了那场没办成的婚礼。

这场婚礼,锣鼓没响,响的是救护车的声音。
写到最后他把自己扔进了河里。婚礼的车还装饰着花。7年的感情,结束在冰冷的水里。网上的人还在争论谁对谁错,钱多钱少。可那个人,已经不在了。旬河的水一直往东流,什么也没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