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型研究型大学设置引发广泛关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目前,全国公认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有8所,分别是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西湖大学、康复大学、福建福耀科技大学、深圳理工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大湾区大学。筹建中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有深圳海洋大学、空天信息大学、河南也在筹建新型研究型大学(校名未公布,据以往信息命名为黄河大学),等等。
南方科技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均在短时间内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西湖大学、康复大学、深圳理工大学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今年新设的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大湾区大学招生迎来开门红,甚至超过部分985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未来,这些大学都将短时间内取得快速发展,为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重庆,一座我国西部的唯一直辖市,筹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条件已经成熟,所以我建议重庆建设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
第一,从国家政策上来看。2021年国家发布“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型研究型大学成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系统的组成部分,成为扎根中国大地探索适切的研究型大学新形态、面向国情社情发展高等教育的新举措。新型研究型大学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国家和教育部高度重视。
第二,从重庆的发展定位来看。重庆是西部唯一直辖市、是国家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圈核心城市,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形成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支持重庆高水平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和两江协同创新区,批复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同时,重庆也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市,支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三,从重庆的高等教育布局来看。重庆市直辖以来,高等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提升,高校总数量达到了75所,“双一流”高校2所,“双高”院校10所,职业本科大学3所,但是与市民的期望、与重庆市的要求、与国家战略要求还有差距。同高等教育发达地区比较也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出生人口的减少,要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所以一些无特色无质量的高校没有必要再建,而是建设质量高的高水平一流创新型大学。
第四,从重庆市的产业布局来看。当前,全球正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技创新成为抢占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重庆在新型智能终端、新型显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先进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环保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和规模。
所以,我认为重庆筹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条件已经成熟,要保持在全国科技、教育、人才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高等教育发展是最重要的。目前,重庆市的高等教育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还永远不够。新型研究型大学的设置,可以提供多元化的高等教育选择,丰富高等教育类型,实现研究型大学差异化发展,为重庆市提供重要的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持,加快建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教育强市。筹建措施可以是公办或者民办,命名为两江大学或者两江科技大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