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5日,浙江金华一男子在彩票店自行取用柜台刮刮乐后,意外刮中10万元大奖。当他向店主兑奖时,对方以“未付款”且“彩票系顾客自取”为由拒绝兑付。双方争执无果后,男子选择报警。警方介入调查后,一针见血质问店主:“若不同意他拿彩票,为何不阻止?”最终,警方认定该彩票属正常购买行为,男子成功兑奖。

该事件揭露了彩票行业长期存在的灰色操作:部分商家为吸引顾客,口头允许“先刮后付”——即顾客刮开彩票后,中奖则抵扣票款,未中奖再付成本。然而,这一看似便利的规则暗藏风险:
小奖认账,大奖翻脸:店主对小额奖金尚可兑现,一旦涉及高额奖金(如本案10万元或安徽淮北此前100万头奖),便以“未付款”为由强占彩票,甚至要求中奖者高价购买剩余库存才归还彩票。
法律与道德的背离:从合同法看,顾客刮开彩票即视为交易成立,付款仅为后续义务;店主默许行为已构成事实交易。但部分商家利用规则漏洞,将“支付时点”扭曲为拒兑借口。

店主拒兑行为表面是贪图10万元奖金,实则暴露了商业诚信的崩塌:
信誉破产:事件经网络发酵后,该店被贴上“无诚信”标签,潜在顾客流失远超奖金损失。如网友所言:“十万砸了口碑,实属捡芝麻丢西瓜。”
法律风险:根据《彩票管理条例》,彩票所有权随交易转移至购买者,拒兑涉嫌违法。若中奖者诉诸法律,商家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及赔偿。

此类纠纷频发(如安徽100万大奖冲突)倒逼监管与消费者意识升级:
技术监管:推广彩票店安装统一监控系统,确保交易过程可追溯。
交易规范化:福彩中心多次呼吁“先付款后刮奖”,避免因支付争议损害权益。
诚信重建:商家需认清——大奖带来的店铺知名度与政府奖励(如“出奖门店”标识)长远价值远高于单笔奖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