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城隍庙与万年寺,都是佛家的寺庙吗?

说起城隍庙,一定会想起上海。曾经的多少年,我一直以为上海城隍庙只是个地名。奇怪的是,逛过很多次城隍庙,却从来没有看到过城

说起城隍庙,一定会想起上海。曾经的多少年,我一直以为上海城隍庙只是个地名。奇怪的是,逛过很多次城隍庙,却从来没有看到过城隍庙那座庙。直到某一个春节期间的转悠,遇到了正在做法事的城隍庙。原来,上海城隍庙不但是繁华的商业中心,还是供奉和祭祀城隍秦裕伯的场所。

还记得那次在城隍庙看到的祭祀活动,当时拼命捂住嘴忍住笑。正在做法事的道长,穿着非常有特点:颜色鲜艳,花色俏丽。城隍庙名字中的庙,让我很多年都望文生义地以为,城隍庙隶属佛教。看到上海城隍庙的活动后,立马明白我错了。城隍庙是道教的一级组织。

按字面理解,“城”:土筑的高墙。“隍”: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修隍,为保护住在城里的普通人平安顺遂。由于当时知识的局限,古人认为,世间所有都有神的存在与护佑。城和隍这两种建筑,逐渐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城隍只存在于城市。如果农村有,一定是古老的市集。

唐代时,道教即开始奉祀城隍。城隍的作用有哪些?保护一方平安、负责当地水旱疾疫,还是掌管阴司冥籍的神灵。

不过,城隍的级别很低,仅比仙界位份最底的神仙土地高一级。据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时做过皇觉寺的小和尚。他做皇帝后,城隍的地位被迅速提升,官至神职正一品。从那以后,大小城市都开始修建城隍庙。只是没想明白,小和尚朱重八与道家有什么关系。

那天游玩三河镇,却发现也有一座城隍庙,可见三河镇古代的社会地位,高啊。看过最小的城隍庙,是在广州某一个路口圈起来的方寸间,像垃圾投放处一样。那一点点的干净所在,安放了一对笑眯眯的翁姑。

三河镇的城隍庙,是大是小?带着心中的疑惑走进去。进门有个不算收费的收费。不是卖票,而是提示参观时交十元香火钱。奇怪的是,城隍庙里供奉的是三世佛,妥妥的佛啊。像大多数城隍庙一样,三河镇上的城隍庙规模也很小,除了三世佛,没看到其它。在心里暗问好几次,进错门了?

实在忍不住了,开口询问里面一个师傅或者道长的人:这是城隍庙吗?怎么看不到城隍?那人冲我撅撅嘴示意。顺着他的提示,在三世佛身后右侧面,看到一对笑容可掬老两口。哈哈,城隍夫妇真是好脾气。名为城隍庙,城隍的地位也太低了点。心里有点愤愤不平,为城隍也为城隍奶奶。

离开城隍庙,没走多远,走到一座寺庙万年寺。万年寺,与世界文化遗产峨眉山的万年寺同名,大小规模与声名,却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三河镇万年寺,也不是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庙。它始建于北宋初期,是宋代皇家寺庙。因宋太祖、宋太宗为感谢避难时被佛祖庇佑特建庙感谢佛祖。

寺庙的“万年禅寺”匾额,乃宋太祖亲题。如今的万年寺占地三十亩,由大雄宝殿、地藏殿、藏经阁、观音殿、天王殿、观光塔及庙前广场等主体建筑构成。建筑群是寺庙特有的黄色基调,融进江南园林的温婉。

万年寺大雄宝殿高大巍峨。殿中是宝相庄严佛祖释迦摩尼佛。他脸上带着慈悲的神态与若有若无的微笑。他目光注视之下,心怀鬼胎的人、做了坏事的家伙等,会惴惴不安吧。礼佛不为佛,为的是自己的心。寺内藏经阁中,有卧佛和披红纱观音像。后者不多见。

寺庙是古镇近千年历史的见证。因为天热,万年寺里少有游人,与古镇街道上游人相比,,有点儿冷清。我却很是喜欢。这环境能满足我细细游玩,静静品味的小自私想法。

寺庙千篇一律的格局,使我的同行者很快走出大门。我只得加快脚步匆匆忙忙全部走了了一遍,便离开这居于闹市却晨钟暮鼓的清凉世界。

游玩前一点没想到,这座不大的三河古镇,比想象中好玩。扬州的城隍庙在哪里我不知道。三河镇不但有,还在闹市区。万年寺的皇家寺庙身份,是多少宏大寺庙达不到的高度!

这种得到意外收获的小确幸,回家后还开心了很长时间。包括现在,好像又回到了游玩时那一个接着一个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