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人民日报社评:干部政绩观扭曲,我认为应该完善监督机制群众考评

9月22日人民日报社评,有的党员干部政绩观扭曲,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上级不注意。他们将“说了”等同于“做了”,把做了包装

9月22日人民日报社评,有的党员干部政绩观扭曲,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上级不注意。他们将“说了”等同于“做了”,把做了包装成“成了”,心思用在“造盆景”、博“眼球”,而非解难题,惠民生上。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此前我就在我的视频《我要当县长》中有过论述,基层干部就应该看群众来监督考核,以群众的满意度来决定是否升迁,让群众来打分。

其实现状比人民日报的评述还要不堪,大部分群众都不认识所在辖区内谁代表的自己,官员多待在办公室内进行书本的调研,不去确实的了解辖区内的民生诉求,总是等到老百姓把事情发到了网上产生了舆情才去解决,说实话能去解决的还是好的,但是现在又流行捂嘴巴,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就等于解决了问题,跟人民日报社评一样,不怕群众不满意,希望上级注意光鲜的点位,而有瑕疵的地方却使劲的遮掩生怕上级注意到。

我们的国家并不缺少能干事和想干事的人,但是一些尸位素餐的人占了位子就不动了,除了懒政思维的惰性,大多数是想着做表面工作往上爬的,比如多次出现在社区内穿着红马甲打扫卫生的摆拍,拍完照之后就把垃圾扔一边,回去就上传到内部网专门给领导看。

应该采取群众的考评制和末位淘汰制,不能有了编制就是铁饭碗,犯了错也仅仅是调岗停职那么简单,要把真正有能力和愿意为人民服务的人落实到这个岗位上,这块我们的人才从不缺,无数的大学毕业生和无数有社会工作经验的人等着补这个缺呢。

此前我看了一个问政节目,整个一个班子连个菜市场都治理不好,结果被问政节目曝光,节目上各个主管领导都拍胸脯甚至发誓肯定能治理好,结果时隔一个月之后问政节目回头看,发现这个菜市场的问题依然存在,结果还是说马上整改,最后也不知道怎样了。

大家反映最严重的就是农村的问题,一个村书记就那么一点工资,怎么当了几年之后就买车盖楼甚至城里买房的呢,反而是一些选调的大学生村官还真的做一些实事,而本乡本土的则是换一届富一届,不过现在确实比之前好多了,起码老百姓能把村官给告下来,在过去即便有证据也非常的难告。

干事不是作秀,如果光作秀我们直接请演员来就好了,基层干部就需要当好人民公仆的角色,你说村委会算个多大的单位,可就是有些在村委会任职的人对待同村的群众态度很不耐烦,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却扭头就忘了群众,光想着怎么捞钱了。

我认为重要的就是落实监督举报机制,很多地方都没有落实,有的村民举报当官的或者举报企业,结果刚举报完被举报的就打过来电话或者找上门了,如果监管的和被监管的互相通气,那怎么能保障监督机制的有效落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