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爸妈对我的上网行为严防死守;如今风水轮流转,轮到我对爸妈的网购行为欲哭无泪,这世界真是太疯狂!”
网友小李大吐苦水,他的话瞬间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如今,网购早已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加入了这股热潮,而且一旦入坑,疯狂程度丝毫不输年轻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1
客厅成了仓库,阳台变身物流中转站。
打开社交平台,关于老年人疯狂网购的吐槽屡见不鲜。
有人无奈地分享,自己的父母沉迷直播购物,每天快递不断,家里堆满了各种无用的商品,从9.9元的小饰品到号称有神奇功效的保健品,应有尽有。
还有网友哭笑不得地说,父母买的东西不仅多,而且离谱。
比如几十元的“乾隆御制瓷器”、500元的“郑板桥字画”、899元的“劳力士手表”、9999元的“圆明园马首”,这些一看就是假货的商品,父母却深信不疑,还觉得自己捡到了大便宜。
这个世界的破烂,全让老年人捡回家啦?
网上有个热门话题,专门讨论爸妈网购的奇葩物品,网友们的分享让人笑到腹肌疼。
1分钱秒杀的卷纸,还是两提,尺寸感人。
1元的厨房三件套,抹布、海绵擦、钢丝球,迷你到给小孩子玩过家家都嫌小。
适合贴在手机壳上的对联。
摆在床头像痰盂的迷你梳妆台。
骑着大三轮车去取的凤凰牌自行车,到货后直接给老人干沉默了。
不得不慨叹,老年人接受网购挺快的……天天快递不断,就是买的东西匪夷所思。
上面罗列的是超级无敌迷你版,下面这些是突破咱对快递运输业接单边界想象的pro max版本。
看直播,买了个拖拉机。
全家人能装一整天的亭子。
一室一厅的帐篷。
保时捷也能网购了,还是货到付款!
最炸裂的还属“大变活物”系列,愣是将快递小哥整成了“大自然的搬运工”。
比如,下单五头猪。
网购32只小鸭,从全村的笑话,到全村的货源。
一般在动物园里才能看到的孔雀,也一并下单咯。
子女们最痛恨的还是那一类有毒废物。
功效有多牛,全靠一张嘴。
3000元能让白发变黑的洗发水(实际洗出红黄色头发)、吃了能治疗糖尿病的三无保健品、宣称“一夜变白”的护肤品、瘦身沐浴露、“神农尝百草”蚕丝被(号称填充物来自吃草药的蚕宝宝)、“宫廷秘方・九转还魂丹”(名字夸张,无实际功效)、能消除日本核污染的玉石、防癌手串(官方报道辐射超标)、喝水能治病的石头杯子(售价一千多)。
2
“妈!这保健品是糖水兑的!”
“你懂啥?主播是退伍军人,正经单位推荐的!”
这样的对话正在无数家庭上演。
子女刚举起“理性消费”大旗,就被爸妈的“情感防御盾”反弹得遍体鳞伤。
你送的新衣他们说“舍不得穿”,主播送的塑料戒指却被供成传家宝;你说要举报骗子,他拍桌怒吼:“凭什么管我?人家可比你关心我!”
孙先生的父母就是网购的忠实爱好者,为了让父母理性消费,孙先生可谓是煞费苦心。
他给父母的手机设置了支付密码,每次付款都需要他同意。可父母却偷偷用现金买了张新的电话卡,重新注册了购物账号,继续他们的网购大业。
孙先生无奈之下,只好给父母的手机发送提醒短信,内容从“理性消费,拒绝冲动购物”到“国家反诈中心提醒”。
各种花式提醒都用上了,但父母依旧不为所动。
孙先生只能无奈地说:“我真是黔驴技穷了,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才好。”
为什么老年人会如此相信网络上的卖货人呢?
直播间里,一场针对银发族的“情感围猎”早已铺开,精准狙击老年人的心理。
最常见的就是打亲情牌。
主播们一口一个“爸”“妈”地叫着,那亲热劲儿,比亲生的还亲。
他们还会在直播间里关心老人的生活起居,问寒问暖,让本来就渴望亲情的老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爱。
在一声声甜言蜜语中,老人们渐渐放下了防备,心甘情愿地掏出钱包。
图源:黑猫投诉
还有就是利用老年人爱占小便宜的心理,用低价诱惑他们。
“家人们,今天直播间福利大放送,这款产品平时几百元,今天只要99元,只有100个名额,手快有手慢无啊!”
这样的话术一出来,老年人就坐不住了,觉得自己捡到了大便宜,赶紧抢购。可收到货后才发现,东西质量差得要命,完全不值这个价。
制造焦虑也是直播间的常用套路。他们会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担忧和对衰老的恐惧,大肆宣扬各种健康问题。
有位网友的母亲,被主播忽悠着买了一款号称能治疗糖尿病的保健品,吃了几个月,血糖不仅没降,反而还升高了。去找商家理论,商家却以各种理由推脱,拒绝退款。
更过分的是,用画大饼的方式“诓骗”老年人。
比如,有直播间在卖所谓的“传世名画”,主播信誓旦旦地说,这些画都是从故宫博物院流出的真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现在购买,以后肯定能赚大钱。
实则这些画都是赝品,一文不值。
在这些“甜蜜陷阱”面前,老年人往往缺乏辨别能力,很容易上当受骗。
他们对网络世界的套路了解不多,又渴望通过网购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所以就成了不良商家和主播眼中的“肥肉”。
甚至有些主播还会怂恿老人瞒着子女下单。。。
可恶、可恨的直播间,犹如一张无形的大网,将老年人牢牢地困在其中。
而子女们,看着父母一步步陷入陷阱,却又无能为力,心中的无奈和焦虑与日俱增。
家庭矛盾也在这一次次的劝说与争吵中不断升级,原本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变得紧张压抑。
3
面对这场家庭拉锯战,硬刚只会两败俱伤。
网络并非洪水猛兽,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引导老年人使用它,让网络成为丰富他们生活的工具,而不是制造矛盾的源头。
我们不妨耐心地教父母一些基本的网络知识,比如在收到货之后,如果觉得产品与宣传不符,或者质量有问题,是完全可以申请退货退款的。
很多老年人并不知道自己拥有这样的权利,他们在遭遇网购骗局后,往往选择默默承受。
作为子女,我们可以手把手地教他们操作流程,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权益是受到保护的。
同时,在沟通方式上,也要做出改变。
不要一味地批判与谩骂,心平气和地给他们做科普,效果往往会更好。
有位网友分享了他的经验:“我发现我爸最近沉迷于网购各种手串,怎么说都不听。后来,我干脆每周抽出一个晚上,陪他一起看手串的直播。在看直播的过程中,我会和他一起分析那些手串的品质和价格,告诉他哪些是真正值得购买的,哪些是可能存在猫腻的。慢慢地,我爸开始听我的建议了,也不再盲目购买。而且,通过陪他看直播,我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亲密了。”
从社会层面来看,平台和商家也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平台要加强对商家的监管,严厉打击虚假宣传、欺诈、利用老年人的弱点进行诱导消费等行为,为消费者创造一个安全、可靠的购物环境。
但说到底,最锋利的武器始终握在子女手中。
陪父亲拆快递时“不经意”吐槽:“这金项链咋磁铁都能吸住?”,陪母亲看直播时笑着戳穿:“妈,这演员昨天还是豪门弃妇呢!”
毕竟,让爸妈戒掉网购瘾的从不是大道理,而是被看见的孤独,终于找到了安放之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