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们普遍认为害死关羽的元凶有三个,分别是吕蒙,潘璋,马忠。
荆州是关羽的大本营,如果荆州不丢,即便是襄樊大战失利,关羽还可以退守荆州。
荆州陷落导致关羽腹背受敌,进无路,退无门,是襄樊大战中关羽最终落败的主要原因。
吕蒙作为偷袭荆州行动的策划者和执行者,说他是害死关羽的罪魁祸首也不为过。
就连诸葛瑾在夷陵大战前夕面见刘备时,都把关羽的死归罪于吕蒙。
因吕蒙与关公不睦,故擅自兴兵,误成大事。今吴侯悔之不及。此乃吕蒙之罪,非吴侯之过也。

潘璋是吕蒙的部下。吕蒙算定关羽从麦城突围时不敢走大路,便安派潘璋带领五百精兵埋伏于临沮山偏僻小道,关羽果然从此经过,潘璋将其引入埋伏圈,赤兔马被绊倒后,潘璋的部将马忠在第一时间擒获了关羽。
关公翻身落马,被潘璋部将马忠所获。
吕蒙死后,潘璋自然而然地顺位继承了害死关羽第一凶手的位置,马忠是其帮凶。所以,老黄忠在阵前才要杀死潘璋为关羽报仇。
战不数合,璋拖刀便走。忠纵马追之,厉声大叫曰:“贼将休走,吾今为关公报仇!”

关兴也把潘璋当作仇人,在吴军阵中死盯着潘璋,紧追不舍,结果在山谷中追丢了。
原来关兴杀入吴阵,正遇仇人潘璋,骤马追之。
还好关公有灵,让关兴在老乡家偶遇潘璋,将其一剑刺死,砍下人头。回蜀营的路上,关兴又遇到了第三个仇人-马忠。
兴见马忠是害父仇人,气冲牛斗,举青龙刀,望忠便砍。
但马忠却没死在关兴的手里,而是被第二次反水的糜芳、傅士仁杀死。
吕蒙死了,潘璋死了,马忠也死了,大家都认为关羽的仇算是报了,所以张苞才说“二伯父仇人皆已诛戮”。
实际上,这三个人只能算是害死关羽的间接凶手,害死关羽的直接凶手是一个绝大部分三国迷都不知道名字的人物,他在小说里只出现过一次。
捉住关羽,孙权大喜。
虽然关羽向来看不起孙权,还说过“虎女焉能嫁犬子”的话,但孙权并不记仇,因为他很赏识关羽,他本不想杀死关羽,而是想将其招致帐下,为他所用。

但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这个人是主簿左咸,他说当年曹操招降了关羽,对关羽的礼遇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甚至有点舔狗的意味,最终关羽还是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去追寻刘备,这样的人是留不住的。
主簿左咸曰:“今主公既已擒之,若不即除,恐贻后患。”孙权沉吟半晌曰:“斯言是也。”遂命推出。
孙权考虑了半天,觉得左咸说的有道理,才下决心杀了关羽。所以说,真正害死的凶手应该是左咸。
(参考三国演义,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