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锁定南海局势!菲律宾方面接连在黄岩岛发起挑衅,而中方的这次回应,可以说是既动了口,也动了手,将“解放军”式的理性与强硬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么,这具体是怎么体现的呢?下面就让我来逐一拆解。
事情的起点,是菲律宾两架侦察机毫无顾忌地闯入中国黄岩岛领空,这可不是偶然的“误闯”,而是蓄意的主权试探。面对这种行为,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军迅速发表谈话,措辞严正,字字千钧。他明确指出,中方对菲机的“非法侵入”进行了“严密监控”并“依法驱离”。

这番“动口”绝非空话。它直接戳破了菲方试图通过“碰瓷”来试探主权红线的算计。近期菲方先在铁线礁用公务船冲撞中方执法艇,如今又把挑衅延伸到空中,妄图用 “多点骚扰” 突破主权红线。而发言人特意强调 “极易引发海空意外事件”,更是一份不留余地的警告:中方的克制有明确边界,若菲方继续冒险,所有后果都将由其独自承担。

然而,如果只有“动口”,那还不算完整体现中方的风格。真正的重点是,中方的“动手”紧随其后,而且精准有力。几乎在同一时间,广东海事局发布了“粤航警355/25”航行警告,宣布在黄岩岛西南50公里海域进行军事训练,并划设临时禁区,严禁无关船只进入。这一手,就是非常典型的“解放军”式回应,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巩固立场。那么,这种“动口又动手”的方式,具体“很解放军”在哪里呢?

第一,是行动的协同性与系统性。 这次回应不再是单一部门的孤立行动,而是海警的执法宣示与军事训练的备战警示紧密结合。这体现了捍卫主权不单单是外交交涉或军事威慑,而是一个由国家不同机器协同完成的系统行动。这种多维度、立体式的反应,展现了强大的整体掌控能力。
第二,是“先礼后兵”的清晰信号。 中方先是依法依规进行口头警告和驱离,随即划设军事禁区,相当于一份“预先知会”。这种处理方式既占据了法理和道义的高点,也明确告知了对方继续挑衅可能面临的现实风险。这种“把话讲在前面,把实力亮在后面”的做法,理性且强硬。

第三,是反制的精准与有效。 划设的禁区范围并非随意为之,50公里的距离恰好覆盖了菲方船只常活动的区域。这相当于直接为黄岩岛加装了一层“防护盾”,既没有过度扩大范围引发不必要争议,又精准打击了菲方的 “粘包赖” 战术,让挑衅行为失去操作空间,真正做到 “一击即中,高效反制”。
回顾整个事件,从海上的对峙到空中的较量,中方之所以能够如此回应,根本在于我们对黄岩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在于我们具备坚定的意志和足够的能力来维护这一主权。菲律宾方面的接连挑衅,无论是出于转移国内压力的考量,还是误判了域外支持的可靠性,都显然是打错了算盘。

中方这次“动口又动手”的回应,已经传递出再明确不过的信号:任何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立体且有效的反制。菲方若执迷不悟,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付出沉重代价。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