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福娃

邓紫棋有句话说得极好:“如果你不爱自己,别人爱你你也会觉得不真实。”
我们总以为爱是来自外界的馈赠,却忘了爱首先是自己内心的泉眼。若自家心井已然枯竭,纵使天降甘霖,亦难解其渴。
一个人若不珍爱自己,别人的深情厚谊,在他眼里总会打了折扣,仿佛镜中花、水中月,看得见却摸不着,摸着了又疑心是幻影。
爱自己不是锦衣玉食,不是孤芳自赏,而是与自己的本性达成和睦。知道自己从何处来,往何处去,明白自己的局限,也看见自己的可能。
这份自知之明,不是一朝一夕可得,需要在静默中细细体悟,在纷扰中牢牢守住。
世人常将爱自己误解为自私自利,实则大谬。自私的人内心荒芜,总想从外索取;而真正懂得爱自己的人,内心饱满,反而能慷慨给予。
这恰如《道德经》所言:“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方能真正安顿自己;不汲汲于求外界认可,反能获得他人尊重。
我们与自己的关系,恰是一切关系的根源。你如何看待自己,便会以为别人也如此看待你;你与自己如何相处,便会习惯与他人如此相处。
内心安稳的人,风雨再大也能从容;内心飘摇的人,微风拂过便起波澜。
可惜太多人把顺序颠倒了——指望通过别人的爱来证明自己值得爱,如同渴了才去掘井,终究是来不及的。
别人的爱或许能给你一时慰藉,却无法填补你内心的缺口。那个缺口,只有你自己才能慢慢修补、细细抚平。
爱自己,也不是要变得完美无缺。恰恰相反,是学会与不完美的自己和平共处。
知道人皆有局限,知道月有阴晴圆缺,知道尽心尽力便是最好。这份接纳,不是妥协,而是智慧;不是放弃,而是通达。
在这个喧嚣世界里,我们太容易迷失在外界的评价和眼光中。别人的一句赞美,可以让我们高兴半天;他人的一个冷眼,又会让我们沮丧许久。
如此摇摆不定,恰是因为内心没有锚点。这个锚点,就是对自己的认知和珍重。
当你开始真正爱自己,你会发现,别人的爱不再是救命的稻草,而是生命的锦上添花。有,固然欢喜;没有,也能从容。
你来,我风雨中去接你;你走,我不强留。这份淡定,不是冷漠,而是内心的丰盈与安稳。
说到底,人生是一场独自的修行。我们与父母、伴侣、子女、朋友的缘分再深,终究各有各的路要走。
在这条路上,你自己才是最忠实的伴侣。与自己和睦相处,珍重待之,这一路才会走得踏实、从容。
愿你修得内心一方活水,自此清澈自足,波澜不惊。那时你会发现,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这个世界给你的爱,其实一直都在,只是如今,你终于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安然地接纳了。
毕竟,唯有心中有光的人,才能真正看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