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楼下炒股的、商圈悠闲的,现在的人到底靠啥赚钱?答案很现实

现在的 “不务正业”,早就不是你想的那样了。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身边 “正经上班” 的人,是越来越稀罕了。二三十年前,大

现在的 “不务正业”,早就不是你想的那样了。

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身边 “正经上班” 的人,是越来越稀罕了。

二三十年前,大家不是进厂拧螺丝就是下地务农,人生路径直来直去;现在楼下商圈逛一圈,药店、美发店旁边,挤着宠物店、儿童轨道赛车馆,房产中介门店比小卖部还扎堆。我那帮老友,还在朝九晚五的没几个,反倒不少扎进了炒股大军,天天盯着 K 线图 “上班”。

这事儿越品越有意思,结合大家的吐槽更戳心:

以前觉得医疗、央企是铁饭碗,结果评论里有人说,医疗技术岗月入两万就到顶,上有老下有小扛着全家压力,累得想辞职;央企小夫妻年入二十万,养俩娃光奶粉学费就够喝一壶,日子过得紧巴巴。

反观商场里的年轻妈妈,衣着光鲜妆容精致,带着娃慢悠悠逛街喝下午茶,悠闲得让人摸不着头脑。

为啥会这样?

传统行业税负高、规矩多,100 人的工厂忙前忙后一整月,扣完社保、增值税各种税费,纯利可能就 50 万;反观有些酒吧,交个固定税,月底一算纯利 200 万都不新鲜。

更绝的是,炒股大军里藏着不少 “扫地僧”—— 华为 35 + 离职的技术大牛、清北硕博,自己写软件搞量化交易,哪是普通散户能比的?

但咱也得清醒:别觉得 “不上班” 就是躺赢。

评论区说得实在,炒股看着时间自由,多数人赚得未必比工资多,只是没人会主动喊亏;AI 普及后财富确实更集中,普通人想靠 “非主流” 逆袭没那么容易。

说白了,时代变了,职业没有 “正经” 与否,只有 “适配” 与否。

有人逃离传统赛道求自由,有人在新领域硬磕,不过是各选各的谋生路 —— 至于赚没赚到钱,大概只有钱包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