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汽车之家公布了最新一轮“准冬测”电动车实测结果,小米yu7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小米创办人雷军亲自转发了该测试数据,并配文称“小米yu7在真实道路测试中表现非常出色,续航和达成率都位列第一”。实测续航达到了687公里,续航达成率为83.6%,在这次对比中甚至超越了热门竞品特斯拉Model Y,引发行业与用户的广泛讨论。

冬测对于电动车是高难度考验:低温会影响电池活性、空调取暖增加能耗、整车热管理成为考验。但小米yu7在这样的环境下仍取得优异成绩,背后有几方面关键原因:
电池与整车热管理优化到位小米在电池包和整车热管理策略上做了针对性调校,低温下对电池保温与能量调度更精准,减少了寒冷工况的损耗。
平台与电池容量匹配合理虽然测试显示yu7在单位里程能耗上不一定比特斯拉低,但其电池包容量与整车匹配良好,导致在真实工况里能跑更远。
空气动力学与能耗控制协同在整车外形和轮胎阻力等细节上优化,配合能量回收与智能能耗调度,使得在长途+冬季组合工况下效率更显著。
能耗更低的Model Y却跑得没yu7远?这说明了什么?
汽车之家数据里出现的有趣现象是:Model Y单位能耗更低,但实际续航不及yu7。这通常说明两点:一是yu7可能采用了更大容量电池(或更激进的续航策略);二是整车对不同测试工况(比如高速、低温、空调开启)策略不同。换句话说,省电≠续航最长,实际续航还受电池容量、能耗策略、驾驶工况等多维影响。
行业内外的声音:从惊讶到期待这次数据被雷军转发后,网友讨论热烈:有人表示“国产新势力正在快速追赶”,有人调侃“特斯拉也要被盯上了”。行业专家则更冷静地指出:单次冬测虽然有说服力,但还需长期交付表现、可靠性验证与更多工况的数据来支撑结论。总体来看,yu7这次的表现为小米汽车增添了技术说服力与市场话题点。

雷军在转发中表达的是对技术积累的信心:小米从互联网起家,长期强调软硬件协同与极致体验,造车后把智能化、算法优势逐步带入车辆调校。实测数据成为一次面向用户和行业的“展示”,也映射出小米汽车想要靠产品力而非仅靠品牌声量取胜的野心。

小米yu7在汽车之家准冬测中以687公里续航、83.6%达成率拿到第一,是一次令人侧目的成绩单。它说明了国产品牌在整车与电池、电控协同上已经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但要说彻底改变市场格局,还需要更多时间与持续的交付、质量与服务表现来验证。无论如何,这次排名对于小米汽车和整个市场而言,都是一次有分量的信号。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