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曰:
羲皇娲后创世神,执规持矩树人伦。
爻辞卦变彰天性,一红一白隐下情。
岁月迁流、世事轮转,有人极欲沉沦,有人精神不朽,极欲沉沦之徒如共工和蚩尤,精神不朽之人有伏羲和轩辕。各位读者,你说本书因何得名、从何而来,这还要从我的祖先上古伏羲说起,传闻伏羲领导天下的时候,抬头仰望星斗运行规律,俯首观察人事变幻法则,总结归纳出了八卦,用以表达世界运行的规律,揭示万物生长的奥秘。伏羲的后代是传承历法文明的天文史官,直至羲和皆世袭历官,掌持《羲经》。
话说轩辕黄帝在位,甲子年八月十五天子驾坐紫薇宫,与天师羲和追忆先圣伏羲,观察人事兴衰,玩味卦爻义理。
伏羲为华胥氏所生,与女娲一起并称为华夏创世之神,但不知“伏羲”贰字又作何解释?黄帝神情充满赞叹而言语却略带疑惑。
“伏羲”人如其名,“伏”字最容易理解,简单的意思就是“平息”;“羲”字由“羊、我、兮”组成,“羊”字代表“牺牲”,“我”字代表“大家”,“兮”字代表“在……时候”,组合而成的“羲”字的意思就是“在为了大家牺牲的时候”,通俗解释就是“抵御敌人入侵的时候”,引申意义为“战争”,所以“伏羲”的意思就是“平息战争”。羲和的解释虽然有些晦涩难懂又似乎符合情理。
嗯,言之有理,天道循环神秘莫测,先圣伏羲博古通今,深谙治国安民之道,平息战乱自然不在话下,看来“伏羲”确实人如其名,那不知天师“羲和”之名又该如何解释呀?黄帝此时兴致渐起。
见天帝兴致颇高,羲和心下放宽继而解释道:前面说过“羲”字的意思就是“战争”,而“和”字由“禾、口”或“禾、龠”组成,“禾”字代表“成熟”,表示生活富足的智者主动“俯就给予”,给有需要的人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口”或“龠”字表示贫弱之人的“开心、乐意”,合并字“和”或"龢"就是富人和穷人之间接受对方、和平共存的状态,所以“羲和”的意思就是“战争与和平”。
哦,果然如此的话,羲和之名既然可以解释为“战争与和平”,看来天师有翻云覆雨、逆转乾坤之力呀。黄帝言语之间有些将信将疑。
非臣下真有此等非凡能力,天道循环的力量非人力所能改变,我只是在认识、顺应和把握这股力量上略有心得,懂得趋吉避凶罢了。羲和此番回答显得谦虚实在。
那天师所说得天道循环之理又该如何认识、顺应和把握呢?此时黄帝眼神之中充满了期许。
天道循环之理全在《羲经》之中,经文之中包含世界的演化规律,可惜年代久远已经无据可查,先父传经时曾告诉我,四千六百年之后会有智者前来求经问道,到那时经书之理自然会彰明昭着,我一直在静候此人的到来。羲和的回答满是信心。
经含其理、人成其事,理由事通,就依天师所言,让我们再等候些时日,静待机缘成熟再渐次解释吧。说罢,黄帝起身离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