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继细胞疗法(ACT)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于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其中,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在血液肿瘤中取得了革命性成功,但在实体瘤中的疗效有限。与此同时,另一种细胞免疫疗法,T细胞受体工程化T细胞(TCR-T)疗法在实体瘤表现出显著的疗效,成为实体瘤患者新的治疗选择。
案例见证:晚期滑膜肉瘤患者实现显著缓解
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肿瘤科报道了一例晚期滑膜肉瘤患者经过TCR-T产品(TC-N201注射液)治疗后实现部分缓解的病例。
这位54岁的女性患者患有滑膜肉瘤。经过三年的常规及新型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后,她仍出现疾病进展及肺转移。于是患者参与了一项TCR-T细胞(TC-N201)临床试验。治疗后的随访结果令人振奋:她的肺部转移靶病灶显著缩小,肿瘤总径比治疗前减少了超过75%,达到了部分缓解(PR)。

这个案例证明了TCR-T细胞疗法这一新兴免疫治疗手段正以其独特的力量,为无数陷入绝境的晚期实体瘤患者,开辟出一条全新的生路。
什么是TCR-T细胞疗法?

TCR-T细胞是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T细胞产品,可以表达能够识别特定抗原的TCR。天然TCR对肿瘤抗原的亲和力相对较低,这导致识别和杀死癌症细胞的效率有限。人工设计的TCR可以通过提高特异性和亲和力来增强TCR-T细胞的性能。
工程化TCR与CAR-T细胞一样,属于细胞免疫疗法:从患者体内提取T细胞,在实验室中经过基因改造使其能够精准攻击癌细胞。
TCR-T细胞疗法通过识别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实现这一目标。HLA在向T细胞呈递癌性抗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作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组成部分,HLA负责处理被称为肽段的蛋白质片段。
当这些肽段源自致癌蛋白质时,HLA会将其呈递给工程化T细胞受体。此时T细胞便能识别健康细胞中不存在的异常肽段,继而启动精准攻击。
注意
值得注意的是,要使TCR-T疗法发挥作用,患者必须具有匹配的HLA类型。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存在于大多数细胞表面的分子。在TCR疗法中,HLA就像“运输篮”,将降解后的蛋白质片段运送到细胞表面进行展示。这使得T细胞能够判断这些蛋白质是正常还是异常。
不同个体的HLA标记模式各不相同。目前存在数千种不同的HLA类型,这些类型通过遗传获得(从父母传给孩子),但某些HLA类型比其他类型更常见。
由于HLA标记模式存在个体差异,在进行TCR疗法前检测HLA类型非常重要。
TCR-T细胞疗法的优势
1.与CAR-T细胞相比,TCR-T细胞可以靶向包括细胞内蛋白质在内的抗原。经过处理后,细胞中的肿瘤相关蛋白可以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以肽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表面,然后与TCR相互作用以激活抗肿瘤反应。这种机制极大地扩大了靶向抗原的范围,使癌症细胞靶向更具特异性,降低了脱靶效应。
2.TCR-T细胞保留了TCR信号转导通路的所有辅助分子,沿用天然T细胞信号机制。这意味着即使微量抗原存在也能完全激活TCR-T细胞,研究显示单个抗原-MHC复合物即可引发细胞毒性反应。相比之下,CAR-T细胞通常需要数千个靶向表面分子才能介导有效反应。
3.CAR会介导超生理水平的T细胞激活并增强细胞因子分泌,而TCR的天然信号传导导致细胞因子分泌较低,可降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不良反应风险。
这些特性使TCR-T细胞在实体瘤治疗中前景广阔,因其不仅提供更广泛的靶抗原选择,更具备潜在更优的安全性。
再传捷报:“癌王”胰腺癌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
9月17日,镔铁生物也公布了其TCR-T疗法的突破性进展。一位62岁的晚期胰腺导管腺癌男性患者,在接受其IX001 TCR-T注射液治疗后,同样实现了部分缓解(PR)。
胰腺癌是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素有“癌王”之称。由于胰腺癌通常在晚期才得以诊断,且大多数治疗方案效果欠佳,导致患者总体预后不良。
该62岁胰腺癌患者在经历三线标准治疗无效后,基因检测发现KRAS G12V突变。KRAS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在胰腺癌、结直肠癌和肺癌等恶性肿瘤中十分普遍。IX001 TCR-T注射液是一款针对KRAS G12V突变TCR-T细胞疗法,该患者接受IX001 TCR-T注射液输注后表现出快速且显著的疗效:
肿瘤标志物正常化:CA19-9在28天内从889U/mL降至正常范围。
影像学改善:1个月时肝门区病灶明显缩小、肺部病灶基本完全消失;2个月时病灶进一步缩小。

这一案例证明,即使是胰腺癌这种极端恶性的肿瘤,TCR-T疗法也能产生深刻而持久的抗肿瘤效果。
结语
TCR-T细胞疗法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滑膜肉瘤病例与镔铁生物的胰腺癌病例,证明了TCR-T疗法有望成为对抗实体瘤的有力武器,为无数经历传统治疗失败的患者带来新生。尽管前路依然充满挑战,但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进步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TCR-T疗法有望为人类最终战胜癌症贡献关键力量。